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

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温故】

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也70年了。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出《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在这篇先秦短文中,孟子开篇引用了虞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6位古代圣贤从贫贱中起家的例子,以其大气磅礴、不容置辩的逻辑论证和排比论证,深刻阐发了外部环境与个人成败、国家兴亡之间的密切关系。显而易见,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就是要提醒全党同志,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

忧患意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品质,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中。《周易·系辞下》记载,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其中蕴含丰富的辩证思想,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注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诗经》中也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说,这种未临而如临,未履而如履的状态,形象地展现了“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的忧患精神。范仲淹在其名篇《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中国士大夫“进亦忧,退亦忧”的家国情怀。概言之,忧患意识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家庭和个人都至关重要,只有树立忧患意识,国家方能长治久安,文化才能源远流长,这也是实现儒家“修齐治平”理想的必然要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暗合千古兴亡之道,历史上的王朝更迭均与此有关,留下了诸多经验和教训。汉初,文帝、景帝吸取秦王朝灭亡教训,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且时时注意节俭,因而有了“文景之治”。唐玄宗早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但他在位后期却丧失了进取心,贪图享乐、骄傲怠惰,最终导致“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种鲜明对比,正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真实写照。正因如此,历代有识之士无不以增强忧患意识作为首要的治国安邦之策。《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魏绛曾引用《尚书》中的话规劝悼公:“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这种忧患意识和与之相伴的责任意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仍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纵观我们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增强忧患意识始终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转折关头保持清醒头脑,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应对即将在全国执政这一重大考验,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邓小平提出“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以此提醒全党同志决不能掉以轻心。进入新时代,面对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也告诫全党:“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由此可见,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体现为忧党、忧国、忧民的意识,它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担当。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慎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越是不容易,共产党人就越要坚守初心和使命,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不断强化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风险和挑战层出不穷,唯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在伟大斗争中练就强大本领,我们党才能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破解一道道历史性难题,交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满意答卷。

(作者:刘舒,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8日 上午10:06
下一篇 2024年12月8日 下午3:50

相关推荐

  • 休学再借读(休学借读好难求指点)

    休学借读好难求指点 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休学借读。休学借读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一种必要的选择,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的负…

    教育百科 2024年6月26日
  • 休学了小升初考试怎么办理(休学了小升初考试怎么办)

    休学了小升初考试怎么办?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小升初考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但是,如果因为某些原因需要休学一段时间,那么在小升初考试前怎么办?本文将介绍一些应对休学小升初考试…

    教育百科 2024年4月15日
  • 孩子网瘾怎么治疗孩子一直玩手机游戏

    孩子网瘾怎么治疗孩子一直玩手机游戏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孩子网瘾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许多孩子沉迷于手机和网络游戏,这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那么,孩子…

    教育百科 2024年9月29日
  • 我女儿总玩手机怎么办戒掉网瘾的方法

    女儿总玩手机怎么办戒掉网瘾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机和网络。对于我的女儿来说,她也总是沉迷于玩手机,这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我想分享一些帮助我的…

    教育百科 2024年10月12日
  • 厦门初二每年有人办理休学吗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美丽的城市,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在这座城市中,初中生是一个重要的人群,他们正在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然而,随着初中生年龄的不断增…

    教育百科 2024年6月2日
  • 艺考美术专业分多少分能上一本(美术艺考多少分能上一本 好考吗)

    美术艺考是许多艺术生选择的道路之一,它不仅是通往大学的途径,也是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然而,美术艺考的难度和竞争压力也较大,因此,多少分能上一本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美术艺考的总…

    教育百科 2024年4月1日
  • 不想上学办法(不愿上学了办)

    不愿上学了,怎么办? 如今,随着疫情的肆虐,许多学生都被迫在家学习。虽然这是一段艰难的时期,但学生仍然需要上学。然而,如果学生不想上学了,该怎么办?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 首先…

    教育百科 2024年8月29日
  • 初中学校勒令休学条件

    初中学校勒令休学条件 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追求更高的学府,初中学校也因此成为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首选。然而,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一些学生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23日
  • 2025丹东清华北大录取人数有多少

    2025丹东清华北大录取人数有多少 近年来,丹东市成为了中国东北地区的教育热点地区之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开始关注当地的高等教育资源。而与此相应的是,清华北大…

    教育百科 2024年11月19日
  • 休学有没有报到证怎么填

    休学后,如果还需要办理报到证,那么就需要认真填写。报到证是毕业后就业的重要证件之一,对于毕业后需要留在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来说,也同样重要。那么,休学后有没有报到证呢?下面是关于休学…

    教育百科 2025年3月1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