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致力于手机游戏成瘾研究的廖老思。我们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案例主角,是一名正在上初三的男孩,从今年年初开始一直玩手机,玩游戏,期间跟爸爸发生过肢体冲突,之后情绪总不稳定,最严重的时候甚至摔过妈妈的手机,紧锁房门连续四天不吃不喝;
看到孩子现在这种的状况,父母焦虑不堪,担心孩子精神及身体出问题,希望能够寻求到廖老思团队的帮助,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我们把他称呼为小峰(化名),根据小峰妈妈向我们求助反映的信息,小峰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 白天玩手机,晚上熬夜补作业,写到凌晨4点
根据小峰妈妈的描述:小峰从今年年初开始玩起了手机,白天常常抱着手机玩,吃饭、睡觉、上厕所均是带着手机,总之整天手机不离手,直到临近开学时,孩子的手机成瘾状态丝毫没有改变;
开学第一周报名的时候孩子并没有去,白天还是继续玩手机玩游戏,到了晚上就开始熬夜补作业,有时候甚至写到凌晨4点还不睡觉,父母十分担心孩子的身体吃不消。
小峰妈妈继续补充说:“开学第二周,孩子爸爸劝了很久,孩子才去学校上课,上课期间基本能完成作业,质量也还可以,就是不愿意让爸爸签字,给我打电话说模仿我的字迹签名,中途因为孩子生病发烧去了几次医院,但稍微好转孩子就不吃药了,导致病情反反复复,总是请假。”
2. 对父母反感排斥,用柜子堵房门,不吃不喝
根据小峰妈妈介绍:“因为之前孩子总是玩游戏,跟爸爸发生过冲突,开学之后老师介入把孩子手机收走了,那一周在学校上课的时候还很正常;
但回到家就用柜子堵住房门(孩子房门无法反锁),这周又不去上课了,情绪很不稳定,不知道哪句话说得不好,孩子就发火了。他现在觉得我们跟老师一起联合跟他作对,对我们很反感,很排斥!”
小峰妈妈越说越难过:我和孩子爸爸也尝试给他写信,留便签,但孩子基本都不会看,之前感冒发烧,身体还没完全恢复,现在吃饭也不规律,现在我们也没心思去上班,就看一些关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书籍。
我们很想请假待在家里陪他,但只要我们待在家里,孩子就不出来吃饭,总是等我们出去了,他才出来吃东西,给他做的饭他也不吃,实在没办法,我们就给他点麦当劳,外卖到了我们就出门,他就出来吃,吃完的垃圾会拿出来放在垃圾桶里。”
说道这,妈妈早已焦虑得泪流满面,抽泣地说:“我们也不敢硬来,怕激怒他,做出什么极端行为;但现在他饭也不吃,水也不喝,我们又看不到他的人,他状态怎么样都不清楚,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3. 情绪激动敏感易怒,砸坏妈妈手机,不去上学
有一次周末,孩子放假回家的时候,父母邀请小峰一起出去散步,但孩子一直拿着妈妈的手机玩游戏,吃饭时候妈妈不知道说了哪句话刺激到了孩子,孩子回到家又用柜子把门堵住;
妈妈担心孩子的状况,就敲门进去想关心一下孩子,结果孩子把妈妈的手机给砸坏了,从这以后,孩子就不去学校了,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
问到孩子之前的学习状态时,小峰妈妈很不甘心地说道:“我家小孩之前学习成绩优异,初一的时候成绩都是年级前五以内,最好的时候考过年级第一;
其实,我们对孩子的学习一直没有严格要求,但可能有时在言语上给他传递了很大的压力,现在我们也知道是父母造成了孩子这些问题,就想好好学习如何跟孩子沟通,希望得到老师们的帮助。”
经过和小峰妈妈的深入交流,我们逐步还原了小峰所在的原生家庭环境以及父母错误的管教方式,并提出针对性改善建议,列举如下:
错误管教一:爸爸情绪失控砸掉光猫,为避免锁门,弄坏孩子房间门锁
- 剖析:
据小峰妈妈所说,今年孩子放暑假在家的时候,因为他总玩手机不和父母交流,孩子爸爸一气之下把光猫给砸了,孩子也很气愤,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出门。
开学之后爸爸反复劝说无效,另外再加上老师家访也一起劝导,迫于压力,孩子当时也愿意承认错误,说要主动上交手机,但私下孩子自己却偷偷把手机收起来了,后来去学校上课,但周末回家还是继续玩手机,导致作业写不完;
后来老师再次上门家访,当着孩子的面没收了孩子的手机,孩子怕老师,当时没敢作出反应,老师走了之后,爸爸担心孩子又像之前把自己反锁起来,就把孩子的门锁弄了一下,让孩子之后没办法反锁;
孩子因为这件事情和爸爸的关系闹得很僵,因为锁坏了,孩子就用柜子堵住门,不让父母进去。小峰爸爸还扬言说孩子吃他的穿他的不能锁门,后来孩子就不出来吃饭,只有爸爸不在家的时候才出来吃饭。
- 建议:
从小峰父母对孩子玩手机游戏这件事情的管教来说,我们不难发现,父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通过外在的力量从而干预孩子的行为;
比如借助“老师家访”的力量,或者借助“撬锁工具”的力量,又或是借助“物质保障”的力量,以此希望能够让孩子放下手机,走出房门和遵循父母的意愿,但结果却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在于,一切外在的力量,是无法修正孩子的消极思维的,只会让孩子的消极逆反思维变得更加强大。
因此,父母着实有必要系统学习专研,孩子的思维是如何改变的,孩子的改变需要父母营造出何种环境?著名心理学家麦克斯维尔·梅尔兹在著作中写道:
“孩子积极思维的形成,不是靠教育出来的,而是靠体验出来的,父母赋予孩子什么样的情绪体验,孩子就习得了相对于的思维。”
从孩子情绪不稳定,摔父母手机,紧锁房门,自我封闭等等,这一切消极行为,恰恰是孩子从原生家庭中所体验到的思维内容,除非父母真正地从自身开始改变,从原生家庭的情绪模式开始改变,否则孩子的思维必将一条路走到黑;
有太多青春期孩子在与父母发生冲突后,索性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更严重的甚至发展出自闭症、抑郁症等病态心理,这足以给我们父母敲响了错误管教的警钟!
错误管教二:父母不注意沟通技巧,给孩子传递了太多压力和不信任
- 剖析:
小峰的父母双方都是研究生毕业,学历水平较高,平时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言语上不大注意,传递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有一次,老师鼓励孩子考清华大学,回家之后孩子很开心地告诉妈妈这件事;
结果妈妈直言:“你考不上清华。”尽管后来妈妈跟孩子解释说不想孩子压力太大,上学太辛苦,但想来孩子感受到的是妈妈对自己的否定、不认同以及不相信。
再问到生活中,父母是否也有一些时候体现出对孩子的不相信时,小峰妈妈介绍说:“手机被老师收走之后,家里还有一些很久没用的旧手机,他又拿出来了,之前我们睡觉的时候都会关掉wifi电源,后来孩子给我们写了个字条,说我们毁了他很多,总是怀疑他。”
- 建议:
很多时候,父母的初心都是好的,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但是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却经常因为缺乏沟通技巧,导致父母的爱被扭曲了,被妖魔化了,让孩子感受到的体验,不再是关心与体谅,而是不信任或不被看好;
正如小峰父母对网络的管理,以及在孩子说出想要考清华大学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挫折大于鼓励,感受到的否定多于肯定,长期以往,孩子自然对与父母沟通这件事情心生畏惧,到最后干脆啥也不说,因为说了也白说,说了父母也不懂,懂了也不理解,理解了也不支持和鼓励;
这无疑是孩子自闭思维发展重要诱因,怎么办?父母首先要引起足够重视——但凡孩子拒绝与父母沟通,但凡孩子对父母不信任,那么,父母就永远不可能接近孩子的思维,更不可能对孩子施加正向积极的影响力;
另外,父母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亲子关系中的信任,并非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感受出来的,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其的信任,孩子也无法发展出对父母的信任,正如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所说:
“不是因为孩子表现非常好,才值得我们父母相信,而是因为父母愿意无条件地相信孩子,孩子才有机会做的更好!”
一个听了我建议的妈妈,在坚持60天智慧教养实操训练后,给我发来了孩子近期的改变情况,内容如下:
“廖老师,下午好!总体来说孩子最近改变非常大,不再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了,经常会出来客厅活动,有时候恰巧碰到父母,也不想以前那么排斥抗拒了;
最近由于妈妈身体不舒服,还主动向妈妈表达关心,主动帮助妈妈分担家务,洗碗、晾衣服、拖地、盛饭,妈妈也有向孩子表达感谢;
妈妈生日还主动给妈妈写信留言,祝妈妈生日快乐,还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双鞋,总之,亲子关系有了很大的提升,非常感谢廖老思以及廖老思的团队;
另外,在学习方面,孩子也更加上进了,从两个月前,不想去上学,到最近主动愿意提出向补课,并且说明想考南京大学,玩手机的时间也大大减少,正如廖老思所说,当孩子心中有目标的时候,他才会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
现在回到家总会自觉地先把学校的作业写完,最近以此考试相比之前进步了49分,孩子还说,他有信心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获得更大的进步;
看到孩子主动学习,不需要父母操心,我们真的感到非常的欣慰,再次感谢廖老思团队,谢谢你们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我的孩子以及家庭,重新点燃了希望的灯!”
错误管教三:夫妻间经常争吵,导致孩子以为家要散了,提出要休学
- 剖析:
据小峰妈妈所说,孩子小的时候爸爸一直在外忙事业,等到孩子6岁的时候爸爸才抽出时间回归家庭,但是对孩子的教育总是不上心,小峰妈妈当时心里有些不满,就责备了他几句,孩子可能以为家要散了,就提出要休学;
其实,父母当时也不了解孩子为什么突然有这样的想法,后来是朋友说可能是因为爸爸妈妈争吵的原因,后来父母与孩子深入沟通,孩子又开始纠正说辞,说是因为自己作业没完成,才不去上学的。
小峰妈妈反思道:“之前都是我管孩子管得比较多,老公管得少,我在家里说话也不怎么注意方式,经常会指责老公,这给孩子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现在我在家基本不敢说话了,爸爸会跟孩子多交流,但孩子基本没反应,就是觉得父母不理解他。”
- 建议:
某著名心理学家曾说:
“教育孩子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我们明明知道孩子的问题出在哪,但是我们就是无法很直接告诉他,因为他不会听你所说的,他只会看你所做的!”
不得不说,我们有太多的父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想方设法管教孩子身上,或者花在了埋怨伴侣身上,就像有一个妈妈,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指责老公,认为在教养孩子方面,老公没有帮忙就算了,更要命的是,还经常帮倒忙——外出喝酒,打骂孩子,脾气急躁,鸡飞狗跳;
尽管,这个妈妈所讲的内容均是有道理的,甚至是正确的;但是,当孩子妈妈用错误情绪表达出来的时,孩子所体验到的,压根不是谁对谁错,而是错误关联;
换句话说,孩子会讲这个家一切不和谐的因素,都归因于是自己的问题——就是因为我,才导致这个家争吵不断,才导致父母冲突不止,在这种错误的认知下,孩子就有可能发展出离家出走,自我 封闭,甚至彻底失去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和勇气;
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体验出来的,在教育孩子之前,我们最需要掌握的不是埋怨,而是自我提升——
提升自己管理情绪的能力,和谐的家庭环境才可能到来;提升亲子沟通的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才会到来;提升正向思维塑造的能力,孩子的积极行为才会到来;切记,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唯有播种智慧,生活才能如己所愿。
我是廖老思,专注于手机游戏成瘾研究。欢迎大家在评论处分享自己教养青春期孩子的经验或感触,也可私信留言和老师倾诉孩子问题及困惑,希望能为每个无助的父母及家庭点亮希望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