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诗新解
杜甫的《望岳》诗家喻户晓,但人们大多只从诗题望文生义,认为他在写作该诗时没有登上泰山,是在山下仰望。如果杜甫没有登上泰山,如何会有“阴阳割昏晓”“一览众山小”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作者当年只是在山下望岳吗?答案是否定的。
先看《望岳》的创作背景。杜甫虽然生活在大唐盛世,却也命运多舛,一生颇多困苦艰辛,据他自己在《壮游》一诗中说,心情舒畅的时间只有“快意八九年”,期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创作了这首有“泰山绝唱”之誉的杰作。当时其父在山东任兖州司马,杜甫于开元二十三年(735)赴东都洛阳举进士不第,次年奔其父开始第一次漫游齐赵,有专家考证,《望岳》诗正是写于此次漫游的开元二十九年(741),这一年杜甫29岁。
其次,杜甫写作《望岳》时登过泰山是肯定的。一是杜甫创作《望岳》的时候,已经在齐赵漫游了五六年,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刚刚在泰山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封禅大典,封禅坛祭天的余烬尚在,大观峰《纪泰山铭》的鎏金大字正熠熠生辉,何况他的好友苏源明还在山顶隐居读书,所以盛唐时候文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无论是寻仙访道也好,还是交友问学也罢,从哪一方面说杜甫没有登上泰山,于情于理都是不可信的。此外,杜甫在大历三年(768)《又上后园山脚》诗中写到:“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说明他一定登上过泰山,而且联系《望岳》诗的内容来看,“穷秋立日观”正是第一次所为。
第三,“望”的字义及视角分析。“望”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写法上面是“臣”,象人的眼睛,下面是“壬”,象一个人站在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示望的对象,本义是远望。《说文解字》释为“出亡在外,望其还也”,《玉篇》则直接解为“远视”。远视,既可平视,也可仰视,还可以俯视,登高望远是人们的一般常识,并没有只是仰望的意思。萧涤非先生在《唐诗鉴赏辞典》中解释:“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这里一是断定在山下望岳,二是断定没有登过泰山,未免有些偏颇。
全诗共八句,且从视觉来分析。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毫无疑问,这是远观泰山,是跳出泰山看泰山。萧涤非先生说:“‘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那么,没有登上过泰山,哪里来的体验?第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在山顶上望,而绝对不是近望,近观山更大,横亘眼前,如何既看得山阳,又看得山阴,如何见得“阴阳割昏晓”?第三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其实仰视、俯视都可以见得此景,著名的“泰山腰玉”奇观,在山下见得,在山上就见不得吗?再看关键的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句是绝对的居高临下,可“会”字搅乱了人们的视角。萧涤非先生说:这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这个解释是没有错的,可关键是谁来望,是杜甫?他都登上过泰山了,为什么还要下定决心,“一定要”登上泰山?显然,这是杜甫登上泰山,领略了泰山的无限风光之后,为其雄伟壮美的景色所陶醉、所激励,兴奋之余,向未曾登过泰山的人们炫耀号召,而这一号召,丝毫也不影响表达青年杜甫的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和充满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而且以其切身感受,更容易与后来登上泰山的人产生共鸣,成为这首诗至今仍然充满活力、魅力、感染力的所在。
由此看来,《望岳》是杜甫登上泰山以后有感而发写出的切身感受,而不仅仅是向往、望岳。
完
作者:李雨凡
摄影:山里人
爱泰安,就留在泰安
爱泰安,就来到泰安
中华泰山,天下泰安欢迎您!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图片查阅!
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