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有专家指出:“任何传统文化,只有时代化才能真正为今人所用,才能具有不竭活力。否则,只能是一堆故纸、束之高阁,一派陈词、无人问津。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历数千年风尘侵袭而不败,经几十个朝代变迁而不弃,关键是中华民族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尊重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不断推进传统文化时代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老而不衰,陈而不腐,依然活力充沛,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宝贵的力量。”我以为,这段很有见地的论断提出的问题是,对待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正确的方针:要以中国共产党坚守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指导,以对当代中国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益还是无益为准则,通过科学分析,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为此,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运用历史辩证法,力避形而上学,废止孤立、静止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倡导立足中国古典经典文献,面对现实生活,在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下,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生的历史前提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宝库进行发掘,找到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民族珍宝;反对原封不动地照搬,倡导紧靠传统又突破传统,重视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结合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对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进行提炼、加工、创新,把它变成新时代人民自己的东西。这项科学研究,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分清糟粕与精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分清优秀与腐朽,留存优秀,剔除腐朽;分清粗伪与精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什么才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优秀、精真?概括地说,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能够与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相协调,于今、于民有用有利的传统思想和美德。如开拓创新、以民为本、崇德弘道、法律相继、协和天下等思想观念,创于炎黄文化初立时期,后一直浸润、蕴含于易学、儒学、道学、佛学、经学、玄学、理学等思想文化形态之中,其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臻完美,可谓精华。又如仁义道德,贯穿于易学、儒学、道学、佛学、经学、玄学、理学等思想文化之中,其具体内涵、形式随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亦可谓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这些思想精华,有助于我们今天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有助于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有助于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面对世界文化的激荡,能站稳脚跟的文化根基。

当然,对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也不能照搬照套,对它的吸取,首先需要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系统梳理,把那些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中、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中、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中的精华、优秀、精真,发掘出来,以便使它们“活起来”。然后,认真学习研究,掌握其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独特创造、价值理念、民族特色,使之得到真正理解,以便为人“用起来”。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关键的一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统一的优良思想(如讲仁义、倡忠勇、敬孝悌、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宏大抱负(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壮烈情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利益至上的精神(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辱使命的责任感(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加以深度挖掘,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创造出人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新话语、新范畴,予以精准阐发,使其潜在的生命力得到激活,并根据时代、人民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对内成为涵养、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对外成为同世界各国人民进行平等友好交流,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优势。

我们还需注意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精华与糟粕又互相结合,良莠混杂,瑕瑜互见”。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是一项巨大而浩繁的科学工程,要防止两种错误思潮的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干扰。这种错误思潮把中国几千年封建时代的文化等同于封建主义的东西加以抛弃,忽视其中的许多珍贵品。我们当十分清醒,即便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中也有人民的东西,对封建时代的文化也应批判地加以利用。二是复古倒退思潮的干扰。这种思潮主张对传统文化全盘继承,甚至把腐朽当神奇,颂古非今,而蔑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制并排除这些错误思潮的干扰,实现“双创”,就可以在新时代焕发传统文化的新生命。

(人民日报 梅荣政 作者系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9日 下午5:25
下一篇 2024年4月29日 下午5:31

相关推荐

  • 南航挂科休学咋办

    在南航挂科休学怎么办?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南航是一个著名的航空航天大学,提供了优秀的教育和良好的学术环境。然而,对于某些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在南航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这可能会…

    教育百科 2025年2月25日
  • 一年累计请假多少天会休学

    休学是学生生涯中常见的现象,它指的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学业,进行休息和调整。休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疾病、家庭紧急情况、个人原因等。一年累计请假多少天会休学,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16日
  • 休学皮肤选哪款

    休学皮肤选哪款? 随着大学生活的到来,我们往往会计划休学一段时间,享受一下放松和休息的时间。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休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他们需要面对皮肤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教育百科 2024年4月20日
  • 武汉市民办初中排名一览表

    武汉市的民办初中排名一直是学生和家长们关注的话题。以下是2021年武汉市民办初中排名一览表。 1. 武汉市第二中学初中部2. 武汉市洪山中学初中部3. 武汉市武昌中学初中部4. 武…

    教育百科 2024年10月16日
  • 自闭症休学证明怎么开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会影响患者在社交交往, 学习, 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对于患有自闭症的人来说, 休学可能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学业, 并促进其身心健康。 如何开…

    教育百科 2024年11月1日
  • 吉林省第二实验小学

    吉林省第二实验小学: 培养未来领袖的摇篮 吉林省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享誉全国的名校,成立于1951年,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学校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现有学…

    教育百科 2024年12月27日
  • 回应厌学

    回应厌学 学习是每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有时候我们却会感到厌学。这可能是因为学习方式不当,学习压力过大,或者是因为学习内容过于枯燥乏味。但无论原因如何,厌学都是一个需要回应…

    教育百科 2025年4月5日
  • 蜕变

    蜕变,是一种美丽而又神奇的过程。它意味着一个人的成长和变化,从一个简单的个体到另一个更加成熟和有能力的个体。蜕变,也是一种勇气和决心的表现,意味着一个人要接受自己不足之处,并努力改…

    教育百科 2024年12月31日
  • 安徽新华学院休学申请表怎么填(安徽新华学院休学申请表)

    安徽新华学院休学申请表 尊敬的招生办公室: 我是安徽新华学院的一名学生,由于身体原因,我需要休学一段时间。为了更好地治疗我的疾病,我特此申请休学。 我于20XX年入学安徽新华学院,…

    教育百科 2024年4月21日
  • 四川音乐学院休学流程

    四川音乐学院休学流程是什么? 休学是指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学生暂时离校,停止上课,进行个人休息或调整学习进度的一种行为。对于想要休学的学生来说,了解四川音乐学院的休学流程是非常重要…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25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