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中国历史上的连中三元有多少人?

说起高考,人们对于它的印象,一般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且每年出成绩的时候,各个省都会相继公布出当年的高考“状元”。其实,这就像是科举制在另外一种形式上的拓展,因为,它和科举制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于选生范围的不同:高考把选生的范围缩小到了各个省,而科举制则面向全国进行招生。

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中国历史上的连中三元有多少人?

那么,你对科举的了解有多少呢?你知道在古代,人们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状元的吗?

其实,每一个状元的培养过程,都无异于钢铁的炼成。他们不仅要有比普通人高出许多倍的天赋,比如说:十分强大的记忆力、随口就能说出一篇文章的出处,还有能够耐住寂寞,不在繁嚣中沉沦的毅力和自制力。因为,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复杂难懂的孔孟之道和枯燥无味的朱子释注。另外,一个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过去,有很多考生苦读了十几年的儒家经典,甚至,有的还能倒背如流,可是,等到上了考场的时候,他们却因为紧张而答不出题来。就这样,熬了许多年终于通过了笔试,最终,却因为在殿试上突然紧张,而导致了与状元之位的错过,实在令人可惜。最后,考生还要对科举考试有年复一年的坚定信念,不断的鼓励自己、激励自己不要中途放弃。

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中国历史上的连中三元有多少人?

如果一个考生具备了以上这些素质的话,那么,只需要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就可以开启考试的生涯了。

考试生涯的第一关就是——童生。无论是青春年少的青年,还是正值壮年的中年人,抑或者是头发花白的老人,只要是还没有获得生员资格的人,都只能被叫做“童生”,所以,这是中国科考人数中数量最多的一部分。童生们参加的获取生员资格的考试,统称为“童试”。

在这一关里,只要考生参加并且通过了任意一个最高级别的院试(注意,院试每三年就会举行两次),就可以摆脱“童生”的称号被叫做“秀才”了。人们常说:“酸秀才。”但是,你可别把秀才不当一回事,因为,当了秀才的话至少可以免除服徭役,也算是半个特权阶级了。

如果,我们把童试折算成现在高考的难度的话,在古代,人们想要通过县试和府试并不困难。通过童试以后,考生就要进入省城参加每三年才举行一次的考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乡试”。在这个考试中,第一名被人们叫做解元,意思就是“连中三元”中的第一元。如果错过了这几天的乡试的话,考生是不能补考的,只能等三年后的再一次考试。

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中国历史上的连中三元有多少人?

若是参加了乡试,并且,顺利通过测试了,那么,这个考生就成为“举人”了。这时,考生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是继续参加科考,向会试前进;

二是向吏部报名,等官府缺人以后进入官场当个小官。

当然了,如果考生选择了第二条路,那么,就意味着他自动放弃了做状元的机会。

通过乡试以后,就轮到“会试”了,会试一般在乡试结束后的第二年,在帝都举行。所以,如果考生所在地区离帝都太远的话,一般都会在得到消息后马上收拾包袱出发前往帝都,否则,错过了考生时间的话,就要再等三年了。因此,在这一关里考验的不仅仅是考生的个人素质,还有家庭条件。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沉重的赋税使他们很难支撑得起这笔巨额的路费。不过,对于已经参加过会试的举人们来说,这点钱算不上什么。

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中国历史上的连中三元有多少人?

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上举人以后,当地的乡绅会就会主动送上钱财来搞好关系,比如说:范进中举后,送钱财和府宅佣人的人源源不断。而且,能够参加会试的人,大部分都是各省经过层层筛选而选出来的精英,再加上国子监监生(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的教育机构,能进入这种地方学习的人,一般都是名门世家或者天资卓越之人)这种,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特招生这类人群,所以,会试的难度将会比乡试大很多。

另外,会试只选择前三百名,由此,我们不难想象会试的压力会有多大。在这一关里,夺得第一名的叫做“会元”,如果先前在乡试中也获得了第一名,那么,考生就已经超脱于芸芸读书人了,而且,极有可能创造新纪录。要知道,这可是多数的读书人想都不敢想的。考生通过会试以后,便来到了科考的最后一关——殿试。

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中国历史上的连中三元有多少人?

这一关是由天下之主来考验的考生,很多人根本就不敢奢求自己有一天能够站在皇帝面前,见皇帝一面,更别说与其交流了,很多考生在这一关里,临时紧张导致功亏一篑,所以,这对考生的心理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这一关里,考官会向皇帝推荐三份试卷,然后,由皇帝决定名次。前三甲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并分别赐予“进士及第”的称号。如果,考生能够得到皇帝的特别青睐,那么,他就可以成为状元,被记入史册,名垂千史,这是二甲和三甲所不能比拟的。

虽然,此后三人的仕途会有所不同,但是,在这一刻,状元才是最出彩的。如果,能够“连中三元”里的第三元的话,那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从开创科举制这一千多年以来,涌现出了无数才子,可是,能够“连中三元”的人却寥寥无几。

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中国历史上的连中三元有多少人?

所谓“连中三元”,就是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历史记录是:唐代三名,崔元翰张又新白敏中,宋代六名,孙何王曾宋庠、杨寊、冯京王岩叟,有人认为陈尧叟、彭汝砺两位状元郎亦曾“连中三元”,笔者细心考证后,毅然把二者排除。

除此之外,辽代一名、金朝一名、元代一名、明代三名、清代三名。

参考资料:

【《中国科举制》、《“连中三元”历史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5日 上午11:57
下一篇 2024年4月25日 下午12:03

相关推荐

  • 初一学生厌学有什么好办法(浙江初一的孩子厌学教育)

    厌学是许多初一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在这个时期,孩子们正在逐渐适应学校生活,但他们可能会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这是怎么了?是什么导致了初一学生的厌学? 首先,初一…

    教育百科 2024年9月3日
  • 四川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试题完整解析

    四川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试题完整解析 2023年四川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已经发布,下面是试题完整解析。 一、选择题 1.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函数。 2. 本题考查的是概率论…

    教育百科 2024年5月9日
  • 大学缓休制度

    大学缓休制度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需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来补充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然而,由于大学课程的密集性和考试时间的紧张,许多学生很难安排自己的时间,导致他们无法充分…

    教育百科 2024年12月5日
  •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也越来越普遍。许多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交焦虑 许多青少年由于家庭和社交环境的…

    教育百科 2024年8月24日
  • 请假23天可以休学吗

    请假23天可以休学吗? 对于学生来说,休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由于长时间的隔离和休息,学生可能会感到疲惫和不适,因此需要休学一段时间来调整身心状态。但是,对于请…

    教育百科 2024年8月5日
  • 学钢琴

    学钢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学钢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个问题或许因人而异,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学钢琴是一种令人愉悦和充满挑战的经历。 学钢琴需要耐心和坚持。从学习基本的琴键和音符,到学…

    教育百科 2024年12月24日
  • 沉迷游戏了该怎么办(游戏沉迷咋办)

    游戏沉迷咋办 近年来,游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游戏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游戏中,这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带来了许多问题。 那么,如何防止游戏沉迷呢…

    教育百科 2024年3月20日
  • 厌学纪录片

    厌学纪录片 最近,一部关于厌学的纪录片走红了网络。这部纪录片以真实的方式记录了一群学生厌学的经历和原因,让人们反思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这部纪录片中,学生们讲述了他们为什么会厌学…

    教育百科 2025年2月12日
  • 初二学生休学都要什么手续(现在读初二想休学)

    现在读初二想休学 大家好,我现在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最近我发现自己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我不想继续读下去,我想休学一段时间,去追寻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容易的…

    教育百科 2024年6月15日
  • 2024年福建十大一本大学排名 哪些值得报考

    2024年福建十大一本大学排名及哪些值得报考 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福建的大学教育也在不断提升。在2024年福建十大一本大学排名中,以下是一些排名靠前的大学,这些大学在学术声誉、…

    教育百科 2024年9月1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