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起源与发展
文杨富智
词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有些学者认为兴起于唐代,有些则认为是隋代。笔者认为,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有它的继承性。先秦的楚辞,汉代的乐府民歌,难道不是词的先祖?
词,这种新文学体系源于民间,伴随时代的步伐到唐代达到了成熟。为了当时宫廷歌舞的需要,当时的诗人结合民间曲调并糅合楚辞及汉赋,而盛行于唐代的一种合乐歌唱式词牌格式。后经五代逐步达到了日臻完善。但,真正使词达到了简练含蓄、风格婉约、兴寄幽微、委曲言情、因情生文、曲衬传神的时代,当数宋代。故而才有“唐诗宋词”之说。
实际上这种新文学体系能在文坛上流行开来的最大功劳,还得从唐代谈起。
从敦煌莫高窟遗存的唐早期作品来看,词,还处在萌芽状态,过多的韵流只是民间辞令的堆砌。但,自晚唐时期,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杂曲歌词(也称曲子词)逐步演变成了许多词调,如:《菩萨蛮》、《念奴娇》、《回波乐》、《好时光》等等。格式上也讲究句数,用韵位置以及平仄字声的关系。在调式上,为了乐曲的反复吟唱,也将词调分为上下二阕。配乐自隋唐以琵琶为主,分为二十八调。音律变化也多借鉴了边疆少数民族的乐曲。就它的内容来说,实是诗的一种格式。就体制来说,比诗要复杂得多。它不仅仅要依词调特定的格式,还要根据词牌来写,而且还讲究每个句子里用字的平仄声何韵脚的安排。这一时期产生许多著名词人,像温庭筠、韦庄、李煜、李询、冯延巳等。如李煜这位由南唐国主转变为阶下囚的人生经历,使他如梦初醒,在自己的心灵世界记述现实的残酷。他在《虞美人》中写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果说,过去李煜那种醉生梦死的生活给他留下深深烙印的话,那么,他在这首词中既表现了对过去皇帝生活犹如眼前的回忆,也流露了自我反省的告诫,点透自己那种生活只是“雕阑玉砌”。
其实,这一时期像韦应物描写边塞景象的文人词,也给后世词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他们不仅在词的韵位上讲究变化,还在声律上严格要求。句式环环相扣,长短参差呼应。如韦应物的《调笑令》:“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韦应物在这首词中,描述了一个战士远征胡戍之地,踏沙爬雪,仰望长叹的内心表白。也正是这些词人,从形式上将词的流转往复,重叠写愁,结合民间词调本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同时在吸取的基础上又远离了民间歌词的情调。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词,通过景物描画,点染相加,直抒胸中袒露的襟怀。这也给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北宋时期,词在继承了晚唐婉丽风格的同时,随着承平盛世的出现,伴随歌舞升平的进一步需要,词,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以苏轼为代表开创的豪放派,直接将宋词推进了辉煌的玉宇琼楼。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这首词中苏轼从周郎入手,以大江东去映衬他在政治上的挫折,以故垒西边道言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由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分流,使苏轼的影响力几乎侵染着后期词人的思想。许多在继承苏轼处理手法:琢句对偶、神韵和弦、情景相符、婉转关生的同时,也试图开创新词风。如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作者通过寒鸦点出往日的回忆,让飘动的思绪伴随离别的伤感诉说斜阳灯火中的无奈。
在宋词中最具标志性的人物,莫过于辛弃疾和陆游。他们也标志着南宋文学在诗词方面达到的高度。如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风打风吹去....”又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等等。从词意看无不透露着作者英雄的壮志豪情和一片赤诚的爱国热情。
南宋后期,由于词人远离了现实生活,片面的追求文词的工丽和声律的研美,迫使词日渐衰落。至元代,词则演变成了另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元曲。这里笔者就不做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