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关键词丨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能为)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2300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了中国先贤寻求真理的思索;2300多年后,“天问一号”带着跨越时空的期盼,在3.2亿公里外的红色星球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

学习关键词丨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能为)

从《天问》问天,到“天问一号”巡天,中华民族探求科学真理的脚步从未停止。

5月30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的主题是“创新争先、自立自强”。

过去十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飞速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也离不开科技工作者。

“当了总书记后,我第一个来科技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参加全国两会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的开场白。轻松的话语中,满怀关爱之情。十年来,出席科技界重要会议,走进科研院所、基层科研一线,致信科技工作者……总书记的关心一如既往。

“勇于攀登科技高峰”“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期许。

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迈进,是责任也是挑战。扛起责任、迎难而上,9000多万科技工作者的信心和决心,从未改变。

学习关键词丨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能为)

仰望夜空、繁星点点,寻天宫、望北斗、话嫦娥,许多人的童年里,都曾有这样美好的画面。

如今,“天宫”授课、“北斗”导航、“嫦娥”登月,那些儿时的童话,命名了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这些都是我国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1731克月球样品被带回到地球,中国成为第3个从月球带回月壤的国家。

“中国天眼”,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灵敏度高10倍,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高10倍,能收到100多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2021年2月,农历牛年春节前夕,正在贵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总书记指出,“中国天眼”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以南仁东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为此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令人感动。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南仁东等杰出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学习关键词丨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能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5月29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科技工作者们用爱国情怀、学术造诣和科学视角,让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矗立在祖国大地——

“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神十三”和“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我国深空探测实现了重大跨越;“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海斗一号”等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具备了万米全海深谱系化的探测能力……

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还面临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创新自信,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推出更多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学习关键词丨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能为)学习关键词丨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能为)

北京,中关村大街旁,“生命,献给新技术开拓者”的雕塑十分醒目。

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坐落于中关村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走出了7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近30位中科院院士,“孵化”出一批新的核科学研究机构。

2013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首次走出中南海,就把“课堂”搬到了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关村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提出殷切期望。

2019中关村论坛开幕,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信指出,中关村正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

学习关键词丨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能为)

△2021年9月25日,2021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开放公众参观。

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北京、上海、粤港澳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从无到有,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怀柔、张江、合肥、大湾区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速,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在江苏,生物医药、第三代半导体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相继落户,29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呈现体系化和特色化态势;在安徽,大科学装置建设进入快车道,目前建成、在建、预研11个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并形成集群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2021年的全社会研发费用是2012年的2.7倍,基础研究费用是2012年的3.4倍。十年来,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了22位,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

从“向科学进军”到“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背后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他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的勇气,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对标一流水平,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抢占世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学习关键词丨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能为)学习关键词丨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能为)

“袁隆平去世前两个月还在杂交稻基地工作,吴孟超96岁还坚持上手术台,这给我们树立了杰出的榜样。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研究真问题、做真学问,才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十大代表、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回忆起这一幕幕,感触颇深。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学习关键词丨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能为)

△2022年5月4日,我国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中国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并架设了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

高水平创新人才从哪里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科技工作者“松绑减负”,激发其创新活力。

2018年5月28日,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2021年5月28日,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此话一出,台下掌声雷动。”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说:“总书记十分重视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这些话一下子说到关键上。让英雄有用武之地,科研人员自己也要自立自强。”

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破四唯”“立新标”“揭榜挂帅”……越来越多的“千里马”在创新沃土上竞相奔腾。

学习关键词丨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能为)

马克思曾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科学家座谈时深情展望,“我相信,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自主创新事业大有可为!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大有作为!

总监制丨钱蔚 王姗姗

监制丨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杨彩云

视觉丨江雨航

校对丨程昱


扫描下图二维码看更多新闻

学习关键词丨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能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3日 上午11:21
下一篇 2024年4月23日 上午11:27

相关推荐

  • 大学申请休学可以在学校吗

    大学申请休学可以在学校吗?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大学生活可能是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之一。然而,有时候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身体或家庭方面的压力,这些困难可能会导致学生需要暂时…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28日
  • 一年级休学申请怎么写原因是智力发育迟缓(小学因发育迟缓休学申请书)

    尊敬的校领导: 我是某小学的一名学生,名叫XXX。我写这封信,是为了申请休学一段时间。 我从小就发现自己与同龄人相比,发育迟缓。我无法像他们一样快速奔跑,无法像他们一样快速学会新东…

    教育百科 2024年5月13日
  • 我为什么放弃了学而思

    我为什么放弃了学而思 在我成为一名老师之前,我曾经是一名学而思的咨询师。我曾经帮助许多学生获得更好的成绩,并且为他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和支持。但是,随着我的工作时间的增长,我开始意…

    教育百科 2024年10月16日
  • 讨厌学霸 知乎

    讨厌学霸 在知乎这个平台上,人们经常讨论各种话题,包括学术知识,旅游攻略,美食分享等等。然而,我最近发现了一个令人讨厌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学霸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学习方法…

    教育百科 2025年3月8日
  • 2025年江苏各市高考状元是谁

    2025年江苏各市高考状元是谁 2025年江苏各市高考状元分别是来自南京的朱伟民和来自苏州的姜宇轩。 南京状元朱伟民,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名自动化工程师。他在高考中取得了7…

    教育百科 2024年10月21日
  • 大学生失踪了还能休学么

    大学生失踪了还能休学么 近年来,大学生失踪的事件不断发生,许多学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自由。休学是否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个话题,并为…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28日
  • a∩b

    a∩b: 两个目标之间的合作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我们需要寻求帮助,有时候,我们需要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目标之间的合作可以…

    教育百科 2025年1月17日
  • 桂林最好的教育机构(桂林孩子厌学选哪家)

    桂林孩子厌学是许多家长都面临的问题,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厌学情绪,选择一个合适的教育机构成为了许多家长关注的问题。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些桂林孩子厌学选择哪家教育机构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

    教育百科 2024年9月9日
  • 定律和定理怎么区分

    定律和定理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有什么区别? 定律和定理都是数学中的概念,但是它们之间也有一些区别。 定律是一种基本规则,描述了一个系统中的普遍规律,可以用来预测和解释系统中的行为。…

    教育百科 2025年1月12日
  • 女儿休学陪伴病重父亲

    女儿休学陪伴病重父亲 当父亲得了重病,女儿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巨大的挑战,于是决定休学,陪伴父亲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父亲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需要长时间的…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28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