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自制力差,家长这样搞定,家长群里疯传(孩子玩手机不能自控怎么办)
“玩,玩,天天都知道玩,作业做完没,眼睛都玩坏,再玩,再玩,我把手机砸了!”
——家长的共同语!
想让一个孩子废掉,就送他一部手机!
同学会上,曾经的班花刘姐面对几位同学聊给不给孩子买手机的问题,一针见血的话语刺痛了大家的神经。
妈妈收手机,孩子跳了楼
同学会上,几位妈妈无意中聊起开学时新闻上的报道,说重庆的一位家长因不让孩子玩手机,把手机收了,结果孩子跳楼了,一家人陷于悲痛中。
刘姐说,自打看了这新闻,不敢强硬的收手机,也不敢让孩子玩,只要孩子说玩,就没敢拒绝过,必竟自己只有这一个闺女,养了十几年,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不说别的,光每年补习班就七八万块钱,一切由了她性子,只是偶然的提醒,要不喝点牛奶,让眼睛休息会,不敢说过多的话。
王姐说,自打看了这新闻,直接把收手给收起来,从来不让孩子玩,老师发作业,自己用手抄下来给孩子,不让他拿手机看,结果是,孩子整天一回家,就跟着屁股后面要手机玩,甚至打电话要他奶奶给他买部手机,天天也因为手机烦死了。
杨姐说,自己因为给孩子玩手机,后悔死了,当初小时候,因为自己忙,没时间管,就在手机里下了动画片给儿子看,结果这一坏习惯养成后,孩子没事就拿手机玩,后来他爷爷给他买了一个,现在刚三年级,儿子的眼睛就200度了,眼镜天天戴,都离不开了,如果时间可以回去,打死也不会偷懒,让孩子用手机看动画片。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了一圈,只有刘姐没吭声,大家都问刘姐,你家孩子是不是不玩手机。刘姐扫了一眼大家说,我们家孩子差点废在手机上,不过,现在你让他玩,他都不玩。
什么,什么,让他玩都不玩,怎么可能啊?
是啊,刘姐,我记得你孩子原来是抱着手机不放啊,那次在你家,你还差点暴揍他呢!
的确!想让一个孩子废掉,就送他一部手机!
刘姐曾经废掉的儿子
刘姐的儿子,大家都知道是有名的富二代,因为刘姐嫁得好,所以生下儿子后,全家都把他当成小皇帝给供着,要什么给什么,说什么是什么,从小就养成了霸道和自私的个性,在小区里是有名的“熊孩子”,尤其是小小年纪,玩手机比大家都溜,各种手游,各种游戏都是轻车熟路,而这种超时间的玩游戏的结果是,孩子不到6岁,眼睛近视100度,因睡眠不好,饮食不控制,查出血糖异常的现象,抽的血都是淡白色的。这一下吓坏了刘姐,刘姐在一次过节的饭桌上,对孩子的爷爷奶奶宣布,从此,孩子由自己来管教,从饮食到作息到玩乐,你们不要插手,否则,孩子从此就会废掉了。爷爷奶奶虽是不情愿,但因为关系到孩子的健康问题,只得同意。那么,刘姐是如何放大招把曾经废掉的儿子变成一个给手机玩也不玩的励志少年呢?
刘姐的“诱饵”
为了儿子的健康,为了儿子的眼睛不再近视,为了儿子不再被废掉,刘姐也是煞费苦心的想出改变孩子的方法,那刘姐是如何让差点废掉的儿子成为自制力超强的孩子呢?
诱饵:时间“套路”
孩子玩手机是一个令人头痛的事,直接不让孩子玩,或强制性的管教,可能会令孩子出现逆反对抗的情绪,怎么办呢?刘姐是这样做的,当孩子向她要手机玩时,她会跟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只能玩半个小时,并把闹钟定上,当闹中一响,刘姐就去孩子手中收手机,但这时孩子玩得正起劲,肯定不会给呀,刘姐于是就抛出撒手锏,说好只玩半小时,时间已经到了,如果你不履行承诺,说话不算话,那明天就别再想玩手机了,为了明天还能玩,孩子只好乖乖地把手机交给了刘姐。
靠着这种方法,刘姐慢慢地把孩子一天玩三个小时的手机瘾变成了一天只玩半小时,有时只给二十分钟,但为了防止孩子再次上瘾,刘姐又是煞费苦心的想出第二招套路。
诱饵:讲故事一起读书
自媒体上有句流行的话叫,想让一个人废掉,就让他闲得无所事事。的确,人天生就是要有事做的动物,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只要不闲着,有事做,他就会很开心,尤其是孩子,玩是孩子的天性,其实,玩就是孩子喜欢做的事,如果你找一个让孩子感觉开心的事做,他一样可以抛开手机。刘姐深深知道这一点,因为自己怀孕到生孩子就因为没事做,感觉自己成个废人,这次,她决定跟孩子一起学会阅读,从最初的讲故事,到读故事,再到鼓励孩子自己看书给自己讲故事,每讲一个故事,都对儿加倍的赞扬,这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也更加爱看书。
半年的转变
有人说,一个人一件事坚持28天,就会成为习惯,这话说的一点没错,而且刘姐为了儿子,用了半年时间来培养和改变儿子的坏习惯。一旦这种习惯养成,就成了条件反射,当孩子想玩手机时,自己会说,妈妈,我就玩二十分钟,然后,到了二十分钟后,妈妈没有崔他,自己还给了妈妈,甚至有时根本不想玩手机。这让刘姐感到欣慰。
为什么孩子不想玩手机呢?因为孩子喜欢上了看书讲故事,因为每次儿子给妈妈和爷爷奶奶讲故事时,都会得到大人的赞美,这让他获得了认同感,爷爷甚至说孙子有出息了,比自己懂得都多,有时妈妈还会向他请教一些问题,这让儿子感到无比的骄傲。
只有改变不了的父母,没有改变不了的熊孩子
听完刘姐的故事,大家都说回头自己也要按这个方法试试,但刘姐却说,如果你们也想像我这样把儿子的手机瘾改掉,那你们得自己先做到以身做责,你们在家里能做到不看手机,不抱着手机盯着不放吧,不管是你们还是你们的老公,如果你们自己都做不到,你想要让孩子做到,那是不可能的,你就是按我的方法,也会失败的,因为开始时,我让孩子不要玩手机,只玩半小时,你猜我儿子说什么,说你和我爸每次都玩手机玩很晚啊,凭什么你们能玩这么长时间,只让我玩半小时,当时说的我哑口无言,真的。从那以后,我和老公商量,在家不准老抱着手机看,尤其孩子在家时,陪孩子读读书书,玩玩游戏,都行。后来孩子再也没说,凭什么你们玩,不让我玩的话。所以,老话说的好,正人先正己。
总结语: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熊家长”,就有什么样的“熊孩子”!您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