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我就焦虑,焦虑的不是孩子的教育,而是我的焦虑。
每次看到新闻里说孩子不懂事,要求妈妈的时候,就会焦虑。
其实,这种焦虑也在作怪,毕竟很多妈妈都有一个焦虑的毛病:喜欢攀比,喜欢控制,喜欢改变自己。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这些都是中国人习惯的思维模式,有些人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每天都处于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模式。
但是,就在这种焦虑的情绪下,导致了妈妈的这种行为。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对孩子产生了不安全的依恋,当我们的孩子发现妈妈很爱他,那么孩子就会通过跟妈妈的互动来确认妈妈是爱自己的,从而减少分离焦虑,但是,如果频繁的分离,孩子就会认为,妈妈不爱自己了,也是不爱自己的表现。
当妈妈分离焦虑时,孩子内心是不安的,他的情绪也会变得暴躁。
所以,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妈妈的爱,更多地感受到妈妈离开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就会变得焦虑,甚至是痛苦。
所以,父母一定要多花时间去陪伴孩子,跟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而不是只关注孩子的情绪。
有句话说得好:“做父母,并不是只要教会孩子如何生存,孩子就会好。”
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充满爱的环境,父母不焦虑,孩子才会更加从容,更加健康。
04
父母要懂得爱自己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没有爱的教育,孩子是不完整的。”
其实,爱孩子不是为了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物质生活,而是想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这种爱是无条件的,是温暖的,是让孩子有安全感的,是让孩子能感受到“我值得被爱”。
为人父母,不是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而是你希望孩子学到什么,就应该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父母爱孩子,要让孩子在这种爱的滋养中长大,让他知道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有价值的。
多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多支持,让孩子知道,无论何时,妈妈的爸爸妈都在你身后,支持你。
孩子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我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方式教育他,引导他,而不是发泄情绪,才能让他变得更好。
要记住,语言暴力是伤人的武器,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阴影。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情绪伤害到孩子,记住自己不要对孩子的情绪进行评价。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你在言语中对他传递的信息也会深深地影响到他。
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才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3. 你的孩子是天生的“小天才”,如何帮助孩子做到不吼不叫
孩子小时候调皮捣蛋,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总爱犯错误,可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主见,甚至变成了调皮捣蛋的“小天才”。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都会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试图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然而,很多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孩子的性格,能够决定孩子一生。
拥有如此优秀的孩子,往往会从小养成爱发脾气的性格。
因为在发脾气的过程中,孩子会感知到父母的喜怒哀乐,感受到父母是自己的最亲近的人,也会对自己心灰意冷,不愿意去亲近父母,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
在父母发脾气之后,孩子会变得暴躁,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中,只有发脾气时,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是能被最信任的人,才会被最亲近的人抛弃。
这样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往往也会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所以他们也会在遇到相似的事情时,只会用发脾气的方式去解决。
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是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