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听话和不听话的差别,岂不是全出在家长身上?
1. 生活态度取向。
有的家长给孩子安排好的事情,孩子就是不干。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什么也不干就是不听话,完全是被惯坏的表现。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2. 言行举止。
有的家长没有严格要求,孩子自己的行为就随意性比较强。比如,孩子在幼儿园不听话、到处乱跑,可能是受了委屈、欺负了,孩子回家在家长的安排下,往往会胡作非为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3. 心理认知。
有的家长不理解,孩子就像纸做的一样,根本没有做到家长所说的那种教育“润物细无声”。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的,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做什么样的人。
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有些家长的人格障碍,和焦虑情绪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孩子的成绩,这让孩子看待问题的视角很单一。他们对自我认知不够客观,比如家长对自己成绩的认知不足,会把自己的学习压力归因于父母的压力,尤其是从小没有被培养过好习惯的孩子,就会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产生焦虑情绪。
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小学时,就把孩子送到了一些全托机构,有些父母甚至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然后孩子每天上学接送,周末还要去补课。由于跟孩子的接触的时间非常少,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的认知就会受到影响,出现偏科现象。
02 为什么现在的学校越来越多“内卷”?
现如今,不管是社会环境因素还是教育资源,都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全民的趋势。学生在学校学习,家长和老师的内卷,使得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尤其是如今,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生患有“内卷”,想要缓解学生的压力,只能靠补课。但是,很多家长并不这么想,他们宁愿做自己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也要给孩子更多的压力。
因此,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在学生的学习上,都是积极主动的,他们希望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所以会对孩子施加压力。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的优秀,家长们是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但是,有些学生,就是学不会。
明明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却依旧一步步的失去了学习的信心,甚至有学生最后选择了放弃学习。
但是,如果学生一旦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那么,在家长的压迫下,就算是孩子坚持下来了,成绩依然没有提高,家长们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不要用消极对待。
三、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1、家长太过于紧张
现在的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都非常重视,可是,有些家长,他们对学生的学习都非常的紧张,这也会导致学生的成绩下滑,甚至会让他们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
如果家长过于紧张的话,那么学生就很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还会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心,这样一来,在其他同学的身上都无法正常的发挥出来,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就会出现成绩的下滑。
2、家长
作为家长,他们最清楚学生在高中阶段,会出现哪些情况,而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其实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举动,而来了解到家长们的心情。
可能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是非常的平和的,而有些学生则是非常的暴躁,甚至还会动手打家长。
有些学生,则是非常的叛逆,甚至会因此而导致成绩的下滑。
当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后,如果真的是在乎学生的学习成绩,那么家长也可以放心了,因为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可以进行正常的学习了,
而且也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面了,所以,也会有很多的学生,
在学习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