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为二地看待孩子不听话,是我们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最不淡定的事情。甚至有的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只知道吼骂孩子,而没有去关心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可是,在孩子叛逆期的时候,你又能否做到心平气和地去管教呢?
妈心理成长学院的默薇老师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非常爱骂人的妈妈,她的儿子从小到大都很听话,成绩也很好,是妈妈的骄傲,也是妈妈引以为傲的儿子。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她经常在外面夸耀自己的儿子:你是最聪明的,你是世界上最棒的。
可是,因为孩子长大了,在外面受人夸奖,她就很少夸奖孩子,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是最棒的。
因为她觉得孩子,都是夸奖的头,她会把这“称赞”的头用完了。
因为对孩子来说,他已经习惯了接受这些“称赞头衔”,“唾手可得”,似乎当他长大之后,也变成了父母嘴里的那种人。
那怎么办呢?
第一,别盲目攀比。
我认识一个人,她女儿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是班上成绩第一的孩子,就是一个不太爱学习的孩子。
每次考试成绩下来,都只是淡淡的写一句“有本事考第一!”
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四年级,一直是她的骄傲。在年级前五名以内,女儿一直是年级前五名。但到五年级时,成绩开始慢慢下滑。
主要是,同事有意无意的说过她的女儿不好,并且多次告诉她“成绩不好,是要努力学习的”。
最后,随着学业的加重,越来越多的考试出现了“分班”。
平时不努力的孩子,终于摸清了自己的差距,知道了自己的弱势科目,一下子从优势变成优势。
再加上其他科目也逐渐向优秀,想通过艺考,在艺考这个中考取一个好的学校。
女孩的妈妈一心想让女儿找到一条路,所以急急忙忙的找了班主任,希望能帮忙把女儿转学。
女孩在看到班主任,就在门外喊了出来:“妈妈,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好,给您添麻烦。”
女孩的妈妈听到女儿的话,眼泪就出来了,但是马上就去安慰女儿。
然后,一边抹眼泪,一边让女孩说下次考试考好了,不要让她担心。
女孩的妈妈还说,希望女儿下次考试能够考好,把成绩提高一些,但是,她的孩子还是没考好,在班级排名倒数第一。
从上面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自尊,自尊心就是孩子的自尊。如果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最重要的人,那么在他的心中会对自己说:“我要懂得学习,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去表现最好,让我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
而自尊心是一个人要获得的第一或第一的自尊。
如果父母经常去否定孩子的自尊心,他的自尊心就会慢慢的被破坏。
学习好的孩子总是要考试第一,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总是要受到家长的责备。这样的孩子就很难取得成功。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维护自尊心是儿童青少年在学校里,需要发展的一种重要能力。因此,家长不要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适当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对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极为重要,因此,家长应该做到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
2.耐心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该认真的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首先,告诉孩子他们不可能的事情,其次让孩子尝试着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这样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就不会轻易的放弃,慢慢的在遇到困难时就会选择放弃。
3.让孩子学会勇敢
当孩子有勇气面对挑战时,家长要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
当孩子勇敢面对一切困难时,家长不要过分的去鼓励孩子,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