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自己打一顿,自己打一顿。
前两天遇到一个妈妈,她发现,以前经常打孩子的自己,现在开始打孩子了。
跟妈妈讲过这件事,她也是苦恼了好久。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原来,有一个妈妈跟她的儿子讲:“道理你都懂,可是孩子现在还是这样,不打他,他根本不听你的。你跟他讲道理,他根本听不进去。”
她说了好几次,孩子根本没把她的话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
这个妈妈有些伤心,打了孩子之后,她自己也更加的苦恼了。
其实,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变得听话,希望孩子能懂事,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成材,将来有自己的生活。
那么,如果孩子不听话,你心里都会是怎么想的呢?
无非就是想让他屈服于你,听你的话,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可是,孩子不听话,真的只是因为他“叛逆”吗?
孩子真的只是“不听话”吗?
01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一位妈妈带着四五岁的孩子去逛超市。
孩子看到什么都想要,妈妈说:“这个玩具超出我们的预期,你家宝宝最近特别喜欢这个,这是那个。”
“不,这个不对,那个不对,那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
孩子依旧是孩子,继续玩。
妈妈说:“不对,那个那个孩子就不是你家的。”
孩子不听。
妈妈把玩具给他了。
孩子说:“这个玩具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不喜欢,你说什么我都不愿意。”
妈妈说:“这个玩具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看了也没有看好。”
“不对,这个不应该是我们家的。”
孩子不听,妈妈说:“你不能满足,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买。”
孩子哭了,妈妈说:“就这点事,你怎么这么矫情。”
孩子看到妈妈不理他,她觉得很生气,觉得妈妈不尊重自己,又觉得妈妈很不讲理。
她开始哭泣,然后发出求救信号。
发出“求救信号”,妈妈才发现,原来她一直在用冷漠的方式对待自己,并不是因为自己做错事了,而是妈妈的冷漠。
这让她觉得很难过,很委屈,很愤怒。
因此她用“求救信号”来吸引妈妈的注意。
这种情况,其实就是亲子之间缺乏共情。
亲子之间的共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还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加懂得体谅父母,家庭也就会更加和谐。
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感到“被爱”呢?
1、 爱的给予, 让孩子“看见”你
很多父母只看到孩子的成绩,却没有看到孩子的内心。
常常用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不仅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也会让孩子缺乏“价值感”,觉得自己学习不好,父母也不喜欢我。
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不如别人。渐渐地,孩子就会变得自暴自弃,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会破罐子破摔,最后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
对于不喜欢学习的孩子,父母不要给予太多压力,要学会适时给予帮助。
只有当孩子有了“价值感”,他们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而当父母给予鼓励和赞扬,孩子也会更加的热爱学习。
3、让孩子更好的懂事
“妈妈,我今天做的拼图,特别漂亮,你最喜欢哪个图案呢?”
“爸爸,明天我们再换一个吧,好吗?”
生活中,我们都喜欢给孩子设定最好的目标,可是有时候我们在满足孩子的同时,却忘了告诉孩子,如果他做不到,就没有得到好的奖励,那么他就会认为这个目标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