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不听话的小孩子?
不听话的小孩子不都是被宠坏了的,都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出了问题,很多父母经常下意识地拿成人的那一套来约束孩子,希望孩子可以少走弯路,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孩子也有自己的人生,他们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路,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做父母的一定要尊重他们的选择。
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去教育我们的小孩子呢?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里,作者尹建莉曾经提到她的两个小孩在两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她家里,因为她们有家的住,她还要和她的老伴去玩。
在那种情况下,她就会问孩子:“你是想要爸爸带你们去公园还是去公园?”
我们大部分时候,第一个孩子的选择是,答应的,他在与另一个孩子玩的时候都会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会在意的人是否欢迎,是否愿意陪他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孩子来拒绝了。
我告诉她,孩子会问妈妈:“你们怎么这么说我呀?”
于是尹建莉接着说:“你们家长之间有些事是比较特殊的,比如你们一定要去看,比如你们现在就不能去?”
孩子这才说:“不行,妈妈,我想去看会儿电视。”
尹建莉又说:“要看完电视才能去公园,妈妈现在就要去忙工作,可以吗?”
孩子最终同意了,并且开始了他的画画比赛。
尹建莉的鼓励,让孩子开始专注于绘画,这个孩子后来也慢慢养成了自己独立去画画的习惯。
好习惯一旦养成,想让孩子改掉坏习惯,很难,当我们希望孩子坚持下去的时候,就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身作则,做出榜样。
其次,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
《小欢喜》里有一个细节,童文洁为了让女儿喜欢学文科,给女儿报了一个英语班。
在女儿刚上大学的时候,她希望女儿能成为英语课代表,但女儿却不喜欢学数学。
后来,她把兴趣爱好变成了职业。女儿虽然不喜欢物理,但每天都坚持看书。
而且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去学会英文,并且读完了相关的书。
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她成功了。
后来她发现,女儿对地理学科非常感兴趣,只要一提到地理,她就像个小老师一样,讲解起来。
直到有一次,她请女儿为自己做了一个实验:
她买了一摞废弃的纸,和女儿一起用胶带把它粘起来,果然,不仅粘在了墙上,还用纸壳做了一个大大的“工作桌”。
网友看了纷纷表示:
“太有意思了,我女儿要是也有这样的爱好,也会把她的爱好“复制”成一个学科。”
可见,兴趣真的很重要。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不爱学习,而是对于学习没有兴趣,和学习紧密相连,没有兴趣为何谈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的激发力量是巨大的,它能让孩子终身成长。
一个有兴趣爱好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的人。
而那些家长的心不在焉的,总是在打击孩子,打击孩子。
而越是学习,越是盯着孩子的成绩,就越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笨,甚至破罐破摔。
当孩子能力不足时,尤其在学习上,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支持者,父母应该是他最好的老师。
如果父母在孩子学习上,提供了一个充满着爱的环境,孩子的内心是十分阳光的。
那么他的生命状态就会是积极乐观,而不是消极悲观,因为内心极度紧张,反而影响学习。
而一个有兴趣爱好的孩子,在未来的生命状态下,也是十分积极乐观的。
这个道理,同样可以用到孩子的教育上。
孩子感兴趣,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如今的家长,会不停地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只是我们没有考虑到这背后的本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