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原因可能是这3点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这3点
看着孩子一步步长大,很多家长感觉孩子好像越来越懂事。但事实上,这3点往往是2个极端。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首先是孩子太听话了,一直是家长眼中的乖孩子,一直顺着家长的想法和感觉。家长认为乖,就是他们成功的标志,所以想方设法让孩子顺着自己的想法发展。孩子一旦有了坏习惯,家长一味的责骂,孩子表面上会听话,但其实内心是反抗的。
所以,孩子在“听话”的时候,父母要懂得理解,知道孩子有好的习惯,才能引导孩子改掉坏习惯。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这3点是坏习惯,爸妈们赶快帮孩子改掉,否则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1、影响孩子性格的养成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性格养成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爸妈的教育。
有时候家长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件不经意的动作,都会成为孩子养成坏习惯的根源,成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
在孩子身上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的“坏习惯”,长大后,可能更加变成了一个无法挽回的“坏孩子”。
2、家长对孩子的态度
家长的态度不一样,很容易对孩子产生“将来也会是这样”的负面印象,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的怯懦。
比如在孩子2岁的时候,当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很容易哭闹,这时家长就会第一时间反应,对孩子进行打骂。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家长越打骂,孩子哭得越厉害,最后索性躺在床上睡着了。
而且,孩子之后的性格上也会受到影响,变得暴躁,喜欢跟家长对着干,甚至,出现一些家长眼中的坏习惯。
03
针对于2岁左右的孩子,家长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给孩子更多的空间”。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在不停地学习、成长、变化。家长们都很看重孩子的成长,但是,当孩子进入2岁以后,这一切将逐渐变成“定时炸弹”。
每次孩子不听话、哭闹的时候,家长都会采取吼叫的方式去制止。可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声音也开始大变,家长想要孩子变得独立、懂事、变得更加自信,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从孩子身上找问题,却很少反思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家长们总是习惯性地将问题放大化,看到孩子的缺点,总是想到他身上的问题,这样的沟通方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能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
可以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去了解孩子的感受,给孩子更多的鼓励,避免出现焦虑情绪。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不同的环境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孩子会因为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显得特别焦虑,在学校里面孩子们会感觉到很孤独,有的孩子会感觉到被忽略。
《小欢喜》里的英子是一个抑郁症患者,英子的妈妈宋倩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她经常会控制不住地对英子说教,控制欲非常强。
她总是想让英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从来不愿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她的控制欲是要给孩子一些空间,这样孩子才能逐渐从父母的控制中解脱。
二、 放任自流式教育
这些家长的孩子沉迷于手机,对于手机中的各种各样信息,也没有正确的认知,有些父母认为手机就是不好的东西,就是不好的。
这样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家长的耐心教导的,要给孩子必要的自由,让他们能够去探索这个世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做好引导,让他们能够接受这个世界的广阔,他们自然就不会沉迷于手机了。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摆脱对手机的依赖,那么你就必须要在孩子手机上进行一些设置,这个设置必须是合理的,不能让孩子有一种被放纵的感觉,同时,他也必须要有一种平衡的行为,他才能不被手机所奴役,也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