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家长说:“你听了吗?怎么能不听话呢?”
对于那些经常对孩子大喊大叫、训斥孩子的家长来说,训斥孩子的次数很少,但是对于那些经常被训斥的孩子,他会更加叛逆。
有一次,我在厨房做饭,听到两个小家伙在大声吵架,其中一个大声喊道:“我可以滚,你们现在住这个笼子,我不走!”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我很想过去解围,但是他们的对话让我想起了我的孩子。这个孩子正在七岁的时候,平时比较调皮捣蛋,经常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有时甚至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我和他爸爸是受过很好的教育的,所以对他也非常的溺爱。但是我忘了,当我儿子五六岁的时候,我基本上对他的管教都是比较严厉的。当然,有时候他犯错误之后,我不会去批评他,而是会和他一起分析错误,并且告诉他怎样才能把错误改正。但是当我发现孩子还是会犯错误的时候,我就更加严厉的管教他,而且要知道这是他自己的事情,你可以去帮助他。这样的教育孩子是正确的。
所以孩子在三岁左右的时候,我就知道孩子已经能够听得懂我的话,也可以向我说明情况。有一次孩子早晨起床的时候,说我今天他起晚了,然后我说我们一起去吃早餐吧,他说我们一起去,然后就开始吃早餐,早餐了他也会说,爸爸你等我做好早餐了,就回来陪我一起去吃。有时候孩子确实会跑到我身边说我爸爸你等我一起去,我也会跟着他一起去。我们会在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然后呢你也可以跟着做。
通过这个游戏,在帮助孩子进入三岁之前,就是增进亲子间的互动。当孩子发现爸爸妈妈很相爱的时候,他就会觉得这个家里是很温暖的,然后就会把这个家庭变成安全的,让孩子感觉到,我和妈妈的关系好像是有关系的,他在家里我是有价值的,我是有价值的,所以你对我的接纳就会更加的紧密。
一个被接纳了的孩子,就能够感受到:原来爱是可以互相信任的,爱可以流动,能够流动。
第一个是在情感上,让孩子感觉到被爱。
有的时候,孩子觉得家长不关注自己,动不动就对自己各种挑剔,孩子就会觉得家长不接纳自己,就会感到孤单。
第二个是在精神上,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爱。
比如在学习上,每次考试前,家长都会唠叨,孩子学得很累,感觉很烦,父母都是这样关心,可孩子心里就会觉得父母不重视自己,从而对父母的关心感到失落。
第三个是在物质上,让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爱。
孩子最初的行为,都是通过学习来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父母的重视,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同时,也会让孩子变得爱自己。
所以说,孩子最初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父母的爱,如果孩子长期感受不到,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
第四个是身体上的,孩子除了要注意营养,还要注意心理营养。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重视身体健康,精神营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注重孩子的心理的。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上没有了可以维护的东西,健康就成了问题。
所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重视孩子身体的健康。
我记得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会用实际行动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会告诉他们,你们要怎么做,而不是你必须怎么做。
因此,家长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快乐,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所以我们总是想方设法的满足孩子,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我相信很多家长的心愿就是孩子成绩优异,上名校,考上顶尖的大学。
我们会有多少次这样的愿望?
一是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归根结底,这是我们做父母的“不合格”。
二是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并且有能力拥有一个好的未来。
这是正常的。
但是,却要求孩子必须要懂事,要孝顺,要学习,要有很好的工作能力。
所以,对孩子而言,唯成绩论的理由,是错误的。
而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一个双标的物件,无论怎么努力都是不可以的。
因此,他只能是盲目地接受,不断地找借口去做。
所以,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如何才能让孩子既能在未来的某个阶段,享受到“吾家有女”的快乐?
二、父母如何利用“果”,养出优秀的孩子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说: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心理发展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依恋期”,在3岁左右,会表现出对妈妈非常信任,能够依赖妈妈。
孩子在3岁的时候,会进入到“物权敏感期”,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如果孩子不满足他的愿望,就会不停地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