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讲述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李玫瑾老师说过: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和家庭环境密不可分,也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孩子不是突然之间转变的,而是长期影响的结果。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对于父母来说,我们知道,孩子刚出生的那几年,总是充满了好奇,我们想要了解孩子,更想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教育孩子。
每个父母都想要教育出一个好孩子。所以,我们会忍不住向孩子灌输一些自己认为对孩子来说,有益于学习的“大道理”。
但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就能真正起到效果吗?
其实不然。很多父母都在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教。
前不久,陕西一个6岁男孩放学后跟父母要钱买零食,并不想回家,于是,父亲就趁孩子放学的时候,把他揍了一顿。
可孩子并没有因此和父亲起了争执,反而是跟父亲“拧”在了一起。
这一揍孩子的举动引起了派出所驻足民警、当事人的注意。民警带着他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现场,在回家的路上,孩子们情绪都很低落,父亲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回到家后,孩子告诉父亲,自己以后不想再挨打了,根本不想被妈妈揍。
可是爸爸还是用非常严厉的语气对孩子说:“必须好好学习,如果你再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跟你妈一样,只能靠捡垃圾赚钱。”
“你看别人都有工资,而你没有钱,只能靠捡垃圾。”
孩子继续激动地和父亲吼。
“你看看别人,考上大学还需要这些钱,你还天天打游戏,还天天说不要脸,一点都不像我。”
“你看看别人,学习那么好,你为什么就不行?”
“不争气的玩意儿!”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说着说着,孩子就转身离开,丝毫不关心妈妈背后的情绪。
也许在大人眼中,这个孩子,确实很让人省心。
可是,这个孩子却从没能安安稳稳地和同学相处。
从小学起,因为成绩不好,经常被老师嘲讽。
到了高中,他的成绩越来越差,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
一次打击,让他失去了信心,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他走出了阴霾。
还有一次,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男生,因为和同学关系不好,被老师误会,被妈妈批评了一顿,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
父母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这个孩子这么容易冲动,动不动就寻死觅活,但凡这样的孩子碰到稍微刺激一下,或者孩子愿意慢慢去克服的,一旦孩子就会做出离开父母亲,甚至于更加严重的弑母的行为。
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离家出走的新闻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孩子遇到了坏人,甚至有的父母会选择以孩子的死来威胁,可是对于孩子的伤害,却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因为孩子的冲动,酿成了一起严重的悲剧,孩子的离开,就意味着他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父母亲没有完全放弃。
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孩子也意味着父母要开始分开这个现实,以及如何避免发生一些矛盾冲突,以及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为人父母,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如果我们不学习的话,我们将要受到哪些方面的伤害,我们就会有哪些影响,如果我们自己还没有进步,那我们就要一起努力。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要明白父母并非是其人生的全部,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水平。
家长的不断学习成长,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学识和能力,更可以让孩子从父母的高度去感知到世界的辽阔,以及父母对孩子的爱,与孩子建立起真正的联结,这样孩子才能走出父母的影响,去获得成长。
其次,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当孩子有烦恼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倾听,并且允许孩子有情绪,允许孩子在情绪中释放,当我们接纳孩子的情绪后,孩子才有机会去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