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不听话爸爸打腿屁股
不知道各位家长是否记得,在我小时候是这样的,无论爸爸去哪里,或者是走在大街上,不管在哪里都不知道拿起椅子,转过头来用手指指着爸爸的屁股,然后爸爸的屁股挨个打,有时候嘴上还会说着,不准打!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孩子的反应总是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不听他说话。起初只是“摇头晃脑”,之后,就会经常地摇头、打头、哭闹,要么在地上打滚,家长就在旁边看,没有一点反应,要么在一旁坐立不安。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2. 愤怒地大吼大叫
在育儿专家看来,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并且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甚至在心里想,在看父母的时候,他们也在想:为什么我要听你的话?
这个时期其实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最佳时期,如果他们有了自我意识,那对父母讲的话,他们就会不那么容易接受了,所以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适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来会很不耐烦。
3. 不愿意与父母亲近
这个阶段,孩子一般都是在12岁到18岁之间,青春期进入到了这个阶段,他们渴望自己被理解,渴望父母把他们当做成人,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父母觉得孩子还小,总觉得他们还太小,不会与孩子的思想有所不同,其实孩子说的话,家长都是能听懂的,只是看到孩子的行为和思想,所以父母们经常听到孩子说“烦死了”、“不想跟你说了”,也经常听孩子说“你滚出去”、“就知道工作”、“以后有事”等等之类的话。
家长对孩子的“拒绝”通常是在表达不满,表示自己的权威。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所以采取的就是拒绝沟通的方式。
因为不想让孩子养成表达的习惯,家长就经常发脾气,不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愿意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有人说,沟通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需要通过沟通方式,而不是通过发脾气来进行交流。
那么,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到与孩子有效沟通呢?
一、为什么要注意沟通的方式?
1. 以商量的口吻去沟通
命令式的语气只会让孩子感觉到一种被命令式的压迫感,从而产生抗拒的心理。家长可以用商量的语气来和孩子交流,可以用启发的方式去讨论,让孩子了解到,家长并不是总是用命令式的语气,也不是高高在上的长辈姿态。
因为这种商量的语气会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被认同,更愿意和家长去沟通。家长不要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这样的沟通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2. 学会倾听
当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学会倾听是很重要的。倾听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家长应该学会从孩子的话语中去了解他们,而不是忽视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们把父母当成朋友以后,就会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对父母倾诉,希望父母把自己的心里话对自己解答,而不是一味的责骂。
3. 学会鼓励
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空间,因此父母应该学会鼓励孩子,学会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多多鼓励孩子,这样孩子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4. 父母应该学会倾听
父母应该学会从孩子的话语中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也要去聆听孩子的想法,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沟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才会变得更加的亲密无间。
5.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合理的使用手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要教会孩子合理的使用手机,当孩子没有办法完完全全的听从父母的教导时,可以给孩子适当的手机使用,但是使用手机的时间要适度。
总之,孩子的教育是需要父母的参与,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让孩子健康的使用手机,那么孩子的成长就会变得更加的顺利,因为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想要让孩子不沉迷于手机,父母也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