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还要给他做饭,孩子还要把饭碗打翻。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可是作为父母的我们知道,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的心里,他们更喜欢自己动手,自己吃饭,自己穿衣。
这时的我们常常头疼孩子不听话的问题,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孩子叛逆。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我们会发现孩子和我们完全不一样。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我们要接受孩子的行为,并且允许他们的行为,但是却不评判他们的行为。
小斑马的朋友,以前总是喜欢乱扔东西,每天扔东西的时候,妈妈会说,我家的小朋友,是个小祖宗,你再给他一次机会。你觉得他是什么感受?那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说,嗯,我生气了。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问一问孩子为什么生气,孩子会有什么感受?如果孩子说我生气了,你会告诉我什么?孩子会想,不就是生气吗?那你觉得我生气了,你就安慰我一下嘛。
这种方式会让孩子觉得你是理解他的,他自然而然就会和你敞开心扉,你就知道孩子为什么乱扔东西了。
3. 榜样示范
作为父母,有没有想过让孩子独立做一些事情?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总是指挥,你自己可以做些事情,孩子就会开始模仿,所以说你在孩子面前必须要做到少说多做。
你可以用自己的爱好和爱好做榜样,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画画,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会儿书,让孩子在你的影响下变得更积极主动,更有动力。
4. 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去做选择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不同的年龄段孩子会有不同的特点,如果孩子想要画画,那么就必须要对画画充满兴趣,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指责。
5. 抓住时机去引导孩子
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家长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并不是在孩子面前闭口不谈,家长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这样孩子也会更有信心,
反之,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方法不同,孩子会表现出来:
1、喜欢“嘲讽”
比如,父母说:“这道题你之前一直都不会,真是个笨蛋。”这会让孩子非常的难过,因为在父母眼里,自己学习了,就能变得优秀,可以取得好成绩,也可以变得更好。
这样的话语正是在暗示孩子,只要在不违背自己原则的情况下,都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方法,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是会影响到孩子学习的心态,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方面的信心不足。
2、不在乎他人的看法
孩子年纪小小年纪,对于外界的看法和想法总是存有疑惑和不理解,所以他们总是喜欢用一些不符合实际的事情去解答他人的看法,这会使得他们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出来一种拘束的状态。
长时间的自我压抑,孩子会产生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变得越来越内向,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也会显得很不自在。
3、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
孩子如果内心没有安全感,也许会不自信,因为不敢开口说话,不敢说话,不敢表达自己,久而久之,孩子在内心的迷茫状态就会产生,而且内心会变得很自卑,不愿意开口说话,不愿意跟他人交流,这样会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孩子的自信心就会被严重的削弱。
所以我们要适当的去创造一些与人沟通的机会,只要孩子能开口说话,那自然是好事,但是过度保护的话,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慢慢的孩子就会丧失了独立能力,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1、给孩子树立自信
自信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的积累,才能形成,而如果缺乏自信,那么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将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家长一定要对此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好榜样,也会让孩子能有更多的自信心去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