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听话变别人家孩子了,这些真的都是孩子的问题吗?
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心理和性格都有不同的地方。
01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孩子们是好孩子,如果让他们听话,他们就很难听话。
首先,听话是父母期待的孩子。
想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好的方法只有这样。
父母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不听话,和父母的关系究竟如何?
其实,所有的孩子都是渴望听话的,可是我们说得不听话,却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别和叛逆期孩子较劲》一书中,作者把这种现象称为“超限效应”。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长期唠叨,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听。
尤其是当父母的唠叨超过了孩子忍受极限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更加叛逆。
唠叨,是亲子沟通中最大的障碍。
父母唠叨的时候,孩子不仅听不进去,甚至还会和父母对着干。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就是坏孩子。
殊不知,唠叨是亲子沟通中最大的障碍,也是亲子双方的恶。
父母的唠叨,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唠叨,也是一种无意识的唠叨,但有的父母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唠叨就是父母“披荆斩棘”,却成为了孩子的负担。
很多父母越是无时无刻不在唠叨的孩子,越是会和父母对着干,还因为他们,在父母眼里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唠叨了。
以身作则,不说话
有些父母也是这样,说得多了,也就渐渐地产生了厌倦,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的心理。
他们自认为自己说得多,已经“听”进孩子的话语,但是并没有“走心”。
他们只是用自己的观念去“行”,没有真正地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当做自己的附属品。
只有“听”和“说”,才能让孩子把你当成一个平等的个体,才能真正地理解你,与你一起思考问题。
育儿路上,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从始至终,当孩子不再是一个孩子,学会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时候,才是一个孩子的正确解读和开始。
作者| 可乐妈
来源| 男孩派原创
图片来源| 男孩派
“为了让你能和我们家一样,永远都是那个听话的孩子”
是网友的留言,我看到了很多人的留言。
这些留言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这些留言,触动着无数父母的心。
许多父母留言的同时,更多的是担心自己孩子被不恰当地对待。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孩子看来,这是爸爸妈妈妈对自己的关心。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父母只看到了孩子的行为,却没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内心的需求。
《解码青春期》书中说,“亲子关系中,父母的核心矛盾其实更多的是情绪问题,而孩子在这个关键节点上,感受到的不是爱,而是压迫。”
“如果说,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是出于一种保护,那么,孩子就会选择性地反抗,选择性地和父母对立。”
《解码青春期》书中说:“自从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后,就有了自我同一性的需求,什么事都希望自己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而不是事事都听父母的安排。”
所以很多家长会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而是对父母的各种“批评”、“教育”很排斥,往往一件小事,家长都想扭转乾坤,让孩子乖乖听话。
其实家长如果换一种方式,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
还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沟通中,注意倾听比一味说更重要
,有些话,即使说得再难听,但至少也要让孩子能听进去。
一旦孩子产生厌烦心理,根本无法理解父母所说的大道理,自然也无法达到好的沟通效果。
父母不要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大吼大叫,不妨试试以一种更加柔和的方式进行沟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比如,孩子想要玩手机,而家长觉得孩子应该先完成作业,所以,没有跟孩子商量,就直接没收了孩子的手机。
这样做的结果,一定会遭到孩子的反抗。孩子会为了不让你失望,反而偷偷玩。
如果你能温柔而坚定地把手机交给孩子,相信他玩的时间会慢慢减少。
这时,你需要更坚定地要求孩子,并告诉他为什么不能玩,比如你可以说“我们一起把电视关了,但是你要是记得把玩具收拾好,我们一起遵守规定”。
如果孩子依旧不遵守约定,这时候你就可以试试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说:“你还想再玩5分钟,是不是?”
这时孩子就会感受到:“哦,我真的不想要再玩3分钟了,我还想再玩5分钟”,于是,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