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跟孩子说不听话就不要你了,然后孩子会在内心里呐喊:“为什么我要听你的?为什么我要听你的!为什么我不要你管!”
图片来源:网络
父母:你为什么要听我的?难道我对你的意见不认可吗?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家长:是呀,所以我也要听你的!
有时候,在父母看来这些话没有什么,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会认为这是权威,是伙伴,是大人。当然也包括我们很多成年人,认为我们是大人,所以我们就要按大人的要求来做。
但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他的心理需求是不一样的。
2-3岁,我们把孩子当做小大人对待
这个阶段,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敏感期。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对自己的“价值”有了清晰的认识。
如果此时我们直接要求孩子做事情,孩子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拒绝。
这个时候,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到孩子“当初听话的时候”,孩子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那么,如果我们在孩子刚出生时就“不听话”,让孩子“听话”,那孩子一定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发脾气,也许会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
不听话,父母需要怎么做
1.不要对孩子妥协
“你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
“不听话,我就再也不管你了。”
有些家长在孩子不听话时,会威胁孩子,让孩子与他一起玩。
这样的结果是,孩子会变得更加的“听话”,而不是听从父母的要求。
2.不要吝啬于自己的夸奖
曾经有一位作家在采访中说过:
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你很聪明!”“你真棒!”
孩子对于自己的父母永远是充满了不信任感的,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总是有人夸奖孩子,他们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肯定自己,但是由于父母的自负,所以他们不敢对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进行夸奖。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内心充满了对自我的否定,所以也就不敢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父母的肯定,这也是孩子不自信的原因之一。
3.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这时候的孩子内心充满着对父母的不信任,所以在与父母进行沟通的时候,就会本能地排斥,觉得父母无法理解自己,所以就会变得非常不愿意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而这种状态下的沟通,也会出现争吵的情况,因为孩子的表达能力比较差,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沟通交流自然也会出现障碍,从而导致不会与人沟通。
如果孩子的沟通能力比较差,那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就会出现障碍,导致孩子不愿意与人交流,最后就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
因此,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要多赞美孩子,多鼓励孩子,多肯定孩子,让孩子产生自信心,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力量感和安全感。
3、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爱就像是能够照亮他们人生的一盏灯,如果孩子总是被父母“嫌弃”,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他可能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要在这方面多鼓励孩子,让他体会到父母的爱。
4、要让孩子理解自己的付出
不要总是责骂孩子,而是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的不易。在父母身上学会感恩,也是一种孝顺。
5、要让孩子懂得正确的释放压力
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敏感,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压力有多大,自己就能够承受得了。
教育孩子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爱心,在这个过程中和孩子一起进步,成为更好的父母。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让孩子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小鸿儿妈妈,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