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孩子非常不听话,经常跟父母对着干。对于妈妈用的、妈妈说的他都不在乎,跟他们的关系也很疏远。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父母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前两天,小李的妈妈在朋友圈晒出了这样的一条信息,字里行间满含心酸与无奈。
这样的孩子,本来挺懂事的,可因为各种无法管控的事情,他只能压抑自己,失去了自我,活在别人的期许中。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这样的孩子,有心理疾病,长大后肯定会很难与别人亲密相处,甚至因为心理疾病而遭受更多的伤害。
如何让孩子听话
有人会说,要让孩子听话,其实是一句空话。
因为孩子不听话,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能,自己很无能。
这也是很多家长害怕孩子听话的一个原因。
家长总是喋喋喋不休,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很大的压力。
孩子没有时间、没有时间观念,他们就会通过“拖延”来逃避。
因为他们被父母的催促所绑架,只要能完成他们的任务,自己就能够获得片刻的自由。
还有的父母总是唠叨,不停地催促,无休止地责备,让孩子感到心烦意乱。
在孩子的眼中,他们感觉自己应该被父母尊重,被父母尊重。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让孩子去做事情,只能靠自己的力量。
只有在孩子完成任务的时候,才有机会去夸奖鼓励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
第二、让孩子有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关键在于,孩子是否有自我效能感。
父母鼓励孩子,就像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能够支撑他们站起来的内在力量。
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通常会有更加主动的学习意愿,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则会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状况。
这两种情况,恰恰都是孩子缺乏自我效能感的表现。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对自己的能力和他人的期望。
简而言之,自我效能感就是自我效能感。
简而言之,就是让孩子确信自己有能力,能够为自己确定目标。
一个人的自信,来自于自我效能感,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让孩子去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行为的方式。
所以,当孩子自我效能感高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得更加自信,更加积极主动。
拥有这种自我效能感的孩子,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有能力的人,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思考问题,从而树立起自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孩子拥有这种自信,自然就更有动力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换句话说,孩子的学习动力来自于父母的信任、鼓励和认可。
比如,当孩子能够自我管理自己的学习,学习成绩也就会越来越好。
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这样他们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才会更加自信,更加勇敢。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呢?
1、接纳孩子的不足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写作业不认真,就忍不住去唠叨,批评孩子,甚至对孩子大吼大叫,以此来阻止孩子的犯错。
但其实,父母越是这样做,孩子的挫败感就越严重,越是无法专注。
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你越唠叨,孩子越是无动于衷。
这时候,我们不妨试着慢慢地用一些鼓励的态度去肯定孩子。
比如,发现孩子写作业写的好的地方,可以适当地说:“宝贝,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因为你比妈妈强!”
当孩子的点滴进步,被父母的肯定和欣赏,他会觉得自己是有力量的,自己是有价值的,就会拥有内在力量,从而变得越来越好。
4
肯定孩子的基础,帮助他树立信心
上文提到的那位朋友,实际上,她和儿子的交流方式有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