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间特别不听话,其实这也是“詹森效应”在作祟,孩子并不是突然间不听话,而是在某些时刻,孩子正在形成一个特别的心理模式,即越是这样,他们越是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一般来说,在6-12岁的时候,孩子的心理特征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大多数孩子还是无法真正理解父母,也没有接受到父母的“肯定”和“支持”的建议,而这个时期的孩子,本身也是极其脆弱的,在一些方面也需要父母“适当的支持”和“鼓励”的。
3-12岁的孩子,随着身心发育的趋于成熟,认知水平逐步发展,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当父母发现他们的想法有被尊重的意愿时,如果只是一味的打压,势必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父母眼中的想法不值一提,可能会引发父母的不理解甚至是“破罐子破摔”,甚至是仇恨。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 12-14岁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随着身体的变化,心理也发生了变化。
此时,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成人的世界是有所差别的,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和意识。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于是对父母设立的各种规则和要求产生了抵触情绪,
双方都不愿意接受批评和批评,经常会有矛盾产生。
小强的叛逆心理
在与小强的沟通中,咨询师发现他的抵触情绪还是没有改变,是因为在家里感受到的是压迫。他在学校中总是受到同学的欺负,对学习也会有一种抵触情绪。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强的父母改变了之前的做法,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小强贴上“差生”的标签,而是认可和接受小强的行为,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小强的行为。
接着,父母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这会让孩子减少在学校里的被歧视感和孤独感,同时也会改善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促进孩子的社会化,减少孤僻。
小强要戒除网瘾,需要两个多小时的治疗,而小强的父母从未想过放弃。
在父亲的支持下,小强参加了学校的“阳光儿童节”,他的身影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温暖有爱的孩子。
最后小强也将游戏打得越来越好。
孩子迷恋游戏,真的是游戏本身的错吗?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慢的过程,每个父母都应该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
可以通过每天几次的坚持,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合适的时间表,让孩子更好地遵守约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父母如果不及时调整,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发展。
而且父母如果放任不管,会让孩子更加变本加厉。
比如这件事情,明知道孩子很懒惰,还是会忍不住去唠叨。
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叛逆,亲子关系越来越差。
而孩子的成绩,也影响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前不久,就发生了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
一个初三的女孩儿,原本成绩很好,却因为逃学,而离家出走。
朋友和老师急坏了,趁着没看管之前把孩子接了出来。
看管老师在群里发了一张请假条,原因是女孩儿迟到了,不想去学校,并对老师说她会在放学后在班级群里留的作业。
朋友看到后,瞬间炸毛了。
当着全班的面批评了女儿,然后拿起了小鞭子抽打,还请老师当即删除了所有的手机,假装没看见,看到女儿没有做完作业,马上又过来对女儿说,你记住了吗?
女儿当时吓坏了,大哭着说,我下次再也不玩手机了。
看到这个例子,我想到了我的一位老师,因为在她眼里,孩子是第一责任人,要培养她的责任意识。
这位老师经过了认真负责的教育,也能发现女儿当时写的不认真,然后耐心的帮助她分析原因,最后鼓励她下次做好,女儿自然而然的就恢复了自信。
我们觉得这位老师很有责任心,很负责任的教育,不讲大道理,也不讲道理,相信老师的。
所以家长朋友们,看到孩子的问题不要着急,而是要尽快找方法,有效率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也不影响到孩子的成绩。
3.我和家长的努力方向一致
老师的职责是教育孩子,家长的责任就是和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老师的职责是教育学生,而家长的职责是教育孩子,不是家长的事。
老师,是孩子一生的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深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不可取代的,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