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美国儿科协会曾经对100个1-5岁的孩子做过这样一个测试:
他们让三组年龄在2~5岁之间的孩子在纸上画小人。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结果,每天几乎不看电视的孩子,画出的小人最完整、最漂亮;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的孩子,画出的小人简单、呆板。
而看电视内容不被限制的孩子,画出的小人要么断手、断脚,要么身体不完整或只有局部,显然是孩子被电视中的某些不好的内容影响到了。
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让孩子过早、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会大大损伤孩子大脑发育,影响认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且,这种伤害日后很难弥补。
现在,很多孩子早早戴上了眼镜,多是因为过早接触电子屏幕造成的。
因为动画片或者儿童游戏大多色彩艳丽丽丽,画面色彩丰富多彩,对孩子的视觉刺激作用较大。
甚至有些孩子已经近视了,无法正常阅读。
中高度近视的儿童,由于调节能力差,一旦发生近视,度数会持续增加,眼球前后轴进一步增高,最终形成高度近视。
2
电子产品的伤害,不仅仅是眼睛
其实每一个电子产品对孩子都是有伤害的。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
因为电子产品的辐射对孩子的眼睛的伤害比较大。
2.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过多使用电子产品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视力,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
由于学习的需要,孩子经常熬夜学习,就会出现眼部疲劳过度。
孩子的视力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同时还有很多的分泌激素。
所以如果孩子每天熬夜学习,本身就容易疲劳,加上父母的严格要求,孩子的眼睛就更容易疲劳。
再加上孩子的自制力不强,沉迷手机游戏就更容易沉迷。
3. 电子产品的诱惑
在手机游戏中,孩子能够快速获得虚拟世界的快乐,这种满足感让孩子欲罢不能。
而网络游戏恰是一个逃避现实生活的虚拟世界,孩子在玩游戏过程中找到了自我认同,找到了归属感,对手机游戏越来越感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手机游戏就是最好的逃避现实生活的方式。
3. 孩子缺乏安全感
还有一部分孩子玩游戏是为了在游戏中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感。
有些父母工作忙,从小没有陪伴孩子,让孩子体会不到在现实生活中的安全感,所以就会到手机游戏中寻求精神寄托。
心理学家说:在游戏中,失败者能体验到更多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可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失。
3. 孩子性格内向,不愿与人沟通交流
长期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退缩,这类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孩子在游戏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自我,找到自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受挫能力比较差,表现出来的就是意志力差,性格内向,因此无法建立自己的目标感和价值观。
一个人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会习惯性归因于他人的看法,从而导致孩子无法承受挫折,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常常需要在他人的评价中去寻找自我。
例如:
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可能会说“你怎么这么笨?”
孩子成绩不好,可能会说“这个成绩好着呢,我有点失望。”
孩子出现偷懒的行为,可能是在试图激励自己进步,但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或者是因为学习过程中某个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成就感,或者是家长在不断地批评和指责孩子,都会导致孩子失去了自我价值感,甚至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
想要让孩子恢复信心,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孩子的闪光点,肯定他的努力和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培养他的抗挫折能力,帮他走出舒适区,迎接挑战,增强信心。
2、当孩子被表扬时,怎么表达?
当孩子被表扬时,会做什么?
当孩子被夸奖“很聪明”时,当孩子被表扬“很努力”时,当孩子被鼓励“心情愉悦”时,当孩子被安慰“聪明”时,当孩子被安慰“已经很努力了”时,当孩子被鼓励“宝贝你很努力”时,当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时,当孩子“考试成绩很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