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奶奶说其不听话,批评孩子,孩子爸爸说孩子不听话,还说奶奶从小宠自己孙女,什么也不让孩子干,怕他养成一个思想不成熟的,自私自利的性格。但我却听了你姑姑的话,为你捏把汗。
后来有一天,我又去奶奶家看奶奶,只见奶奶在墙上贴了一个全家福,孙子就拿过来给奶奶看。我看了一眼,把家里所有人都哄了一哄,孩子也很开心,就跟着奶奶回家了。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小时候的经历,烙印在我的记忆中。那是我们小时候被奶奶牵着走的一段经历。那个时候我才5岁,在老家的时候还不怎么懂事,家里东西被别人收起来就会跑去玩,家里的东西就会随便乱扔。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开始明白一个人的幸福的重要性。我也开始明白一个人只要有好的物质生活,一定能过得很幸福。
这天,为了给儿子重新学习,我把家里的家具都搬到了一楼。小区的门经常能看到有人正蹲在那里打牌、抽烟、搓麻将,而孩子的房间却像有浓厚的氛围, 即使入院,孩子也从来不带着零食和玩具,一直都是各玩各的。
我知道,我并不是有意而为之的。
于是,在孩子需要我陪伴的时候,我毅然放下手头上的工作,陪着他一起成长。
我有幸自己有幸自己获得这样的养育孩子。
我每一个月想尽各种办法,希望能多陪陪他。
我先后买了四万多个育儿书,希望大家可以一起阅读,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给孩子的50堂成长课》。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是演说家》这本书中提到的:
如果没有父母的陪伴,我不知道怎么做,我不会这样做,我可能会一直哭,直到哭够,然后会停下来。
最让我感觉欣慰的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养育男孩的书,我也会经常带着孩子们,一起看看书,聊聊是怎么教他的。
在这本书里,我会注意到一些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问题。
在《我是演说家》里,主持人向嘉宾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叫“爸妈要我做什么”。
嘉宾说:
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了,我是希望你做什么,你怎么能做到?
嘉宾说:
我希望你能按照我的方法去做。
我就是要按照你的方法去做。
当孩子来到我的面前,我就像他们看到了一棵大树。
他是我的一面镜子,你是怎么样的,他就是怎么样的。
家长自己在以身作则,这样孩子就会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惯。
假如,我有一个“慢”妈妈,我就能够轻易的享受慢节奏的生活,也就能够立刻安静、从容地陪孩子成长。
有一个父母能够“慢”下来,在孩子面前就能做到尊重、守时、有耐心、有智慧。
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提升孩子做事的耐心、自律、责任感和做事情的条理性。
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在这种“慢”的背后,有这样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教育观念。
所谓教育,就是我们用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某一个教育刻板的事实上刻画得印证得具体、具体。
如果,我们每天都忙于跟孩子聊学习的事情,到头来却只是简单粗暴地将他们的日程安排得死死的,孩子的注意力被分散,他们的耐心就会被破坏掉,进而也对我们充满抵触情绪。
所以,我们一定要理解孩子做事的意愿,并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手势、姿势等上的互动来引导孩子思考。
3、5个月婴儿如何认识妈妈?
1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能对“特定的人”物有一定的认知,如果孩子正在看某一种动物,我们也可以以一种动物的口吻,让他认识:“这只是一只猫,一只猫咪的名字”,那么我们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和孩子之间有一个清晰的、积极的、可操作的“互动”时,也是孩子认识新环境的过程。
例如:你可以告诉孩子,“妈妈要去上班,晚上8点了,这只猫咪能不能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能不能认识更多的小朋友?”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要把孩子想要和别的小朋友玩耍的行为看成是“游戏”,而是看成是“我”想要和他建立的伙伴关系。
如果我们能够使用这个词汇,那孩子就会非常乐意的去执行这个指令。
02 提要求的时候,我们需要把需要提要求的步骤提到“明确”的地方。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提要求的时候,都会想,孩子又怎么能知道你需要我的具体指令呢?这就是没有规则的后果!
一个没有规则感的孩子,他如何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03 如何让孩子获得行为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也是需要培养的,在孩子2岁之前,孩子只有得到这些规则意识的教导,才能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