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这是今天要分享的内容,点击“了解更多”,有机会还可以继续阅读文章了~
众所周知,当孩子小时候淘气,不要想着和他扳手腕、不要吵他,如果没有纠正,长大后他就会变成“娘炮”,更多的是发泄心中的不满,因为小时候跟父母是比较疏远的,一旦进入青春期就更容易产生逆反。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有一次和儿子出去玩,儿子不小心打翻了一个水杯,因为他回家跟爸妈说,水杯掉了,爸妈非常生气,而他也把责任推到了别人身上,想着是不是他弄的水太脏了,就批评他。
所以,我看到这个事情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孩子是不是你的同事?孩子被你这么“欺负”了,他以后怎么办?
在他的认知里,可能认为是自己惹他,爸妈在追究责任,这就相当于对他的侮辱。
所以我告诉这位爸爸,他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认为,他的错不重要,他的人际关系并不重要”,所以他会一如既往地沉浸在自责的情绪中。
而他对人际关系的担心往往来自于他对父母的不信任。
我想这位爸爸不就是以信任的名义推翻了他的信任,同时也给孩子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吗?
▼
不是,即使真的发生了,那也是孩子自己的错。
我们要认识到,父母要承担的责任也不止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其他问题。
这并不是说不需要为孩子承担什么,只是从这个角度上说,孩子身上的所有问题,都可以亡羊补牢。
因为孩子并非都能够长成材,有些问题,只要经历了,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所以,父母要明白的是,任何一种选择,都是由孩子自己来承担,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当他能够独立的选择了,那么他也就不会去想着要去为自己做决定了,因为他已经成长为一名大人,而且有了属于自己的决策权。
03
我们都知道,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任何一个特定的地方,也不会存在于一个人的思维、行为中,它是存在于我们的认知中的,我们都知道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自然也就不会被父母所绑架。
孩子天性中最亲近的最信赖的人就是父母,如果父母能够一直保持与孩子的交流沟通,那么孩子就会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地对自己的成长产生一种归属感,也就不会在行为的过程中出现叛逆行为了。
03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其实很简单,那就看你有没有用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
1、倾听的本质
很多时候,父母的倾听比孩子的需要还要重要。
如果你不知道孩子正在经历什么,你就不能理解他,这时候,孩子的语言是一个工具,是一个媒介,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不知道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生了什么,那就无法真正地倾听孩子。
有时候,孩子正在经历某些他无法应对的事情,比如说他正在经历自己的孩子即将步入幼儿园的事情,那么他的内心就像一只受伤的小鸟,因此,他内心也会有很大的冲突。
假如孩子遇到困难,他不愿意跟父母诉说,那么,父母就要想办法去倾听孩子的需求,不能直接帮孩子把事情做好。
让孩子学会倾诉,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这也是培养孩子独立精神和责任感的很好方法。
作为父母,不要让孩子永远活在自己的舒适区里。
2.为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
很多时候,当我们的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时,会倾向于选择通过限制孩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为孩子提供选项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选择来获得更多的选择。
比如,孩子的愿望是买玩具,但是买玩具这件事不是孩子的意愿,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
“你想买玩具的话,就买一个吧。”
“如果不想买玩具的话,妈妈就不买玩具了。”
再比如,孩子不爱吃蔬菜,那么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吃蔬菜,就可以多吃蔬菜。”
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多的选择,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孩子选择的机会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
而且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孩子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最后,给孩子一些其他的选择,比如说:“你是想现在吃蔬菜,还是10分钟后再吃?”
“妈妈现在去厨房帮你削苹果,好不好?”
“好!”
“那你想吃苹果吗?”
“我想吃苹果。”
“好!”
“那你想吃苹果还是梨呢?”
“梨”
“我就要梨。”
“好!”
当孩子吃苹果的时候,我们不要直接给出结果,而是给出梨。
当我们有机会给孩子选择,并且给他们机会时,可以和孩子商量:
“你想吃苹果还是梨?”
“你想吃苹果还是梨?”
这样的话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如果孩子不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让他选择:
“你是想吃苹果还是梨?”
“你想吃苹果还是梨?”
在面对孩子不愿意的情况时,可以直接和孩子商量,让他看到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