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听话被赶出家门口,家长就用不听话来逼迫孩子听话。
这样的方式也许是有成效的,但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
然而,如果家长不想让小孩子不听话,想把小孩送到外面的话,那么就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家长需要做的是将决定权还给孩子,并且尊重他们的选择。
面对叛逆期的小孩子,家长不要试图“镇压”,更应该学会“放权”。
就像电视剧《小欢喜》中的方一凡,他的父母就改变了教育方式。
他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他喜欢足球,他就给足球生设了足球队,让他在校队中担任前锋。
他喜欢读书,初中三年级时就早早辍学了,随后他进入了一家央视工作。
作为父母,我们真的要尊重他的兴趣爱好,而不是一味地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更不能去干涉他的人生。
作为父母,我们只是给了他生命,并不是要他按照我们的意愿去生活。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可以想有工作的时候就去找工作,没有人逼迫他就会认真工作,但是我们是成人,是要有工作的时候,也有工作的时候。
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他们自由的发展,给他们信任,给他们选择的机会,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们要鼓励孩子学习,给他们自主权。
“不学了”
“不学了”
这句话挂在嘴边,怎么样?怎么样?对孩子来说,这话是对他来说是否定、是轻视,他并不能接受这个话。
那么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从孩子的角度来分析,不上学对他来说就是混日子,他更愿意去做一些事情。
我认为,学习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能完全是被动的,他需要有人帮助他,引导他。而且只有当孩子自己愿意动脑筋去做,他才有可能主动去思考。
如果孩子是在家长的强制性的要求下去做的,他就会产生排斥、反抗心理,不去学习。
另一方面,他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快乐,只能是他被迫学习,而不是他自己愿意学习。
第二,家长没有主动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在一些亲子关系不良的家庭中,孩子的想法是和家长对着干,但如果家长没有主动的去了解,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批评孩子,那孩子和家长之间就会出现矛盾。
3、家长没有和孩子成为朋友。
有些家长总是拿孩子说事,然后孩子就会厌烦,不愿意听。甚至有些家长还会产生“凭什么,你就应该听我的话”的想法。孩子都是渴望自由的,只有父母和孩子做朋友,才能够深入地了解孩子。
我家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就像是个小尾巴,叽叽叽喳喳喳喳不停的说个不停,而我却总是喜欢安坐一旁看电视,当孩子这样做时,我心中的怒火就更加的发泄在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家长不开心就更加做什么事情,不开心就直接动手打人。
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实就是表达能力差的表现,孩子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的表达能力差,孩子的理解能力不行。家长应该这样帮助孩子:
1. 教孩子换位思考
在对待问题上,不能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孩子之间产生共鸣,而不是总是以大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孩子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家长也可以这样帮助孩子:
“这个圣诞节快乐,妈妈给你准备了一个小礼物哦!”
“你要不要自己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
“你这样做,妈妈很开心。”
家长应该多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样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2. 学会多倾听孩子的想法
家长不要总是一味的给孩子灌输自己的想法,试着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也许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
家长也要多抽时间多和孩子聊聊天,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了解他的所思所想。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急于对孩子做出评价,并且给予一定的回应。
在和孩子聊天的过程中,家长要少说话多听孩子说,才会更多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促进亲子关系的亲密和谐。
结语: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要有耐心,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如果你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困惑,推荐你来参加“拯救知更鸟”家庭教育课程,会对你有帮助。
本文来源: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