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淘气的孩子不听话英语不优秀,也有自己的缺点,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小孩子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做事不听父母的指挥,但在学习和与人相处时也同样遵守规则,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本文摘自孙云晓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故事有实例,有的案例实在太感人,小时候的“捣蛋鬼”,也会让爸爸妈妈操碎了心。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其中一个案例,是孙云晓的故事。
在孙云晓还未出生的时候,父亲就对他说:“宝贝儿子,你叫禾禾,你现在长大了,能自己了,一个人小酌一口,让禾禾像你这样自己喝,妈妈你自己喝吧。”
“禾禾,你长大了。”孙云晓说,现在,禾禾还在老家学习,还参加了一些校运动队,很多比赛还参加了一些兴趣班,比如游泳班、象棋班、足球班、羽毛球班、排球班等,让他真正长大了。
母亲很快就察觉到了他的变化,她开始刻意观察禾禾,从每天回家开始,到出门会玩一会儿,到写作业时,到睡觉时间,再到熄灯睡觉。
几次下来,母子俩建立了一个时间管理,白天的时候,会在10点钟到12点之间,晚上会更晚一些。
妈妈的鼓励与支持,成了禾禾的动力,小小的他也能心无旁骛地进行自己的学习。
对于学习的孩子来说,作为家长应该鼓励他们,而不是去打击他。
在孩子的心里,已经树立了一个认知模型:他的学习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父母,这才是学习的意义。
在成长的路上,孩子会学习、会学习,他不仅是父母的“老师”,更是老师的“朋友”。
当孩子学会独立学习了,孩子的成绩提高了,得到的不是表扬,而是更多的关注和表扬,比如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和用词,可以表达关心,可以跟孩子一起读读书,写写字,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父母的行为习惯都比较好,那么孩子也会耳濡目染,懂得去模仿父母。如果父母做事拖拖拉拉拉,边做边玩,那么孩子也会跟着学会边做。
孩子的学习习惯主要是受父母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那么,父母如何做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爱上学习呢?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如果夫妻两人回家后各自抱着手机不停歇,那么孩子往往会效仿父母的行为,也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对父母产生依赖。如果父母下班后捧着手机不离手,那么,孩子也会模仿学习父母的做法。如果夫妻两人不吵架、不分开,孩子在家就会有模有样的学习。
二、不要做孩子的差评师
父母要做孩子的避风港,让孩子不沉迷于手机游戏。同时,父母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喜好,让孩子把对游戏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不是把孩子推向游戏的深渊。
三、转变观念,避免禁果效应
现代社会中很多家长对孩子往往都有过分溺爱现象,对于孩子往往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苛,一旦孩子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就会给予严厉的惩罚。当孩子因为某些原因而做出一些不符合父母要求的行为时,父母反而觉得孩子不听话。于是就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使用各种方法手段,结果也会不尽如人意。
要知道,很多孩子之所以会因为父母严格的管教而讨厌学习,厌学,就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快乐,父母的要求太过于严苛,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厌倦学习,所以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游戏上面,把时间投入到别的事情上,从而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如何帮孩子克服厌学情绪?
首先,家长要帮孩子树立信心。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父母要对此做出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告诉孩子,你在学习上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多下功夫,一定能成功的,这样一来,孩子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会对学习更有信心,也会更加努力去学习。
其次,父母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成绩不是父母情绪的晴雨表,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是不一样的,父母要对孩子的成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父母自己对成绩抱有过高的期待,那么,对孩子的成绩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在对待孩子成绩时,父母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要考虑到孩子的情绪,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最后,不要轻易打孩子。
有的父母在孩子考的好的时候,会打孩子。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考的差,觉得孩子应该没有认真学习,才会打孩子。其实不然。有些父母只看到了孩子成绩不好,而且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就打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