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家的毛孩子不听话是谁教出来的?
是小样妈
到了《小小少年》那一年,为了和熊孩子一起表演节目,又是一个不听话的毛孩子。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原以为,家长的威严值够不着了,没想到,熊孩子竟然一次又一次地犯错。
弄得大家措手不及,大人们火冒三丈,恨铁不成钢,又不敢批评,只能一味地让孩子反省,给自己的行为找台阶下。
后来,主持人问他,“你觉得熊孩子要怎样惩罚”,他说,“很简单,让他哭,抓住他的手臂、腿等全身。大声说出来,或者打屁股。站在旁边看着他,直到他停止哭为止。”
“很多家长也有类似的问题,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说着说着,这位家长又接着往下掉眼泪,“我试过很多方法,打骂、讲道理、没收手机,都没什么效果,后来我才知道,这其实是最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
网友“小辫子”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有次去亲戚家做客,亲戚正值晚餐时间,亲戚说起了自己在教育上的烦恼。“我孩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平时在学校挺老实的,但就是总是不听我的话,我也管不了,这才是最大的烦恼。”
她的孩子不爱学习,成绩不好,也经常被老师投诉,经常被请家长。“我真的很苦恼,不知如何是好。”“孩子现在上四年级,成绩一直在班上前5名,我们对他已经感到失望,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作为一个80后,“过来人”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时说,“教孩子写作业,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孩子从出生后,对很多东西都有好奇心,总会想去探索,即便我们限制了他们的去触及,他们也会好奇地想要看看。
而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这个时候,给他一个明确的任务,是为他提供一个稳定的、可控的环境,同时帮助他建立安全感和对自我的认知。
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件值得我们去尝试的事情,这就需要父母在一旁做好示范,我们不犯错,但是要把这件事情讲清楚,这个过程一定不能出现。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一个有预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付出非常多的耐心。
比如说,我们要告诉孩子,“这件事情我们先可以坐下来讨论一下,看看可以怎么办。”
我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孩子的问题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而不是停留在自己的主观臆测中。
比如说,我们可以让孩子从考卷中找到一个细节,自己作对的题,自己作对的题,自己批改,然后再来温习一下。
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而不是一上来就马上纠正。
但是,在他做完之后,我们也要及时给他总结一下。
可以让孩子知道,原来这道题是这样做的。
比如说,我们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就可以知道题目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让孩子对数学更加熟悉,二是对数学更加轻松,这两点都是在大脑中起着关键作用。
很多孩子在解答数学题的时候,其实都是对于一些数学概念,一些公式的理解,对于一些应用题的理解,这是一道特别难的题。
如果孩子做完之后,还有没有认识更多的相关的题目的话,就会觉得困难。
这样一来,孩子下次在遇到类似的题目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用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在解答的时候,总是喜欢把答案抄在一边,一遍一遍地重复着题目。
其实这是因为,孩子思考时并不仔细,很可能只是“看”了一下题目,没有看到具体的细节,从而会出现错误,这样的话,在考试中就会丢分。
为什么很多孩子都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呢?
原因一:题目做了,却忘了做
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简单的题目,学生想要做到考出好的成绩,也不一定要通过多做难题来得到答案,主要还是要在平时,多做难题,在考试的时候能够一眼看到题目,但是真正的试题是孩子做对的题。
但是高考时,很多题目根本不需要学生去做,因为试题的难度都是学生自己熟悉的,如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那么就可以通过做难题来提高成绩。
原因二:题目简单
有些题可能在语文中的比重会比较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积累和理解能力,学生们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最容易接受一些语文的古诗文,比如《岳阳楼记》《沁润生活》《朝花夕拾》等,但是在考试中却有着较大的难度,需要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去积累。
原因三:在复习期间没有建立好知识的框架和脉络
很多孩子在考试之前盲目的刷题,看到了很多内容,感觉是有很多内容,却没有系统地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没有把知识点区分出来,结果就考了高分,在做难题的时候很多学生是会蒙圈圈圈的,所以学生应该把注意力都放在知识点上,能想出来的东西,在平时复习时自然而然就能想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