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叛逆期,也叫做“青春叛逆期”,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二、青少年叛逆行为,呈现如下一些共同特征: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1、年龄特点———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
2、性别特点——性心理也渐渐成熟,性心理也逐渐完善,开始寻求异性效应来证实自己的成长。
3、家庭特点——唠叨、打骂、管束、偷看孩子手机、电视、电脑等,让孩子产生反感、叛逆心理。
4、逆反心理——“凭什么要听你的,却对我不听你的”,与父母对着干,不理由地使用家长的权威,对着干,你不让我不准,我偏要去做。
5、其他反抗心理——“我偏要这样”,以此来显示自己的独立性。
6、隐私意识——“孩子在渐渐长大,你有些什么事需要他了解吗?”如果你的孩子在你面前表现得很好,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证明孩子已经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他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独立意识使他觉得自己有了依靠。所以他希望家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规律,也有很多希望自己去做的事情,而不是家长强制要求他去做的事情,这对于他来说是非常有诱惑的。
7、尊重心理咨询——“孩子最希望得到的是家长的尊重,家长应该尝试着去了解孩子,不要一厢情愿地给予孩子答案,而是对孩子的需要做出合理的解释,尝试去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世界,一旦孩子的感受得到了尊重,他就会真正愿意把内心的真实世界分享给家长。”
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有的来访者会说:“我真的很想改变孩子,可是没有用,我也很想改变他,可是他现在他还没有改变,我该怎么办?”
如果家长觉察到自己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家长就要知道这个问题到底是属于哪里,或者说是来自于哪里。
如果家长能够尽早地去找到这样的一个突破口,就能够令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然后找到更好的工作。
第二,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的成就感。
比如说,如果一个孩子学习比较差,经常被老师批评,被同学欺负,他怎么可能喜欢学习呢?学习不好的孩子,通常就会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就感,然后就会沉迷手机,从而从游戏中寻找一些成就感。
第三,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的成就感。
在一个只有一点点成就感的环境中,孩子才能找到学习的自信,而游戏恰恰就成了孩子学习的动力。
如果他学习上遇到困难,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父母,因为孩子们会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情感的寄托和陪伴,只有在游戏中,他才会找到一点成就感。
换句话说,在游戏中,他是可以得到别人认可的,比如说他做主播,他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夸赞,同学们的羡慕。
那如果没有游戏,就没有人可以聊天,就没有人可以聊天,就没有人可以信任,没有人可以依赖。
那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归属感,在学校就会感觉到很压抑,因为学校是一个标准的,不允许不能犯错误,考试必须考100分,只有进入班级前几名才能上重点高中,考上重点高中才能上好大学,否则就没有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没有好生活,没有好的工作就没有好生活。
那这样的孩子就会慢慢的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一提到学习就头痛、肚子疼、恶心、想吐、失眠、不想考试、心烦意乱、成绩下降、对前途丧失了信心,等等,家长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孩子进行打骂的惩罚。
如果孩子犯错误了,很多家长会打骂孩子,以此来树立孩子的是非观,会让孩子的性格越来越扭曲,成为骄纵的孩子,不懂得和他人沟通,遇到困难,一味的承受,并且很不想去解决问题,还会和别人比较。
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在内心深处并不愿意接受家长的惩罚,因为他会认为家长会因为这种惩罚让他更加的没有安全感,也不想去尝试,孩子就会变得更加的害怕,还有的孩子会变得更加的焦虑,家长更加的暴躁,恶性循环。
二、经常被打骂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喜欢讨好别人,总是希望别人不要伤害自己,最后导致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