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不听话的孩子,揍一顿,他就听话了,那么孩子的问题会很少。
有人问我,孩子那么小,能不能用打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我说,如果这样,你的孩子再怎么样,他也不会变得那么听话。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很多时候,父母以为的不听话,就是孩子太娇气,不听话,给自己找借口,是孩子的问题。
但父母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并不是故意不听话,而是依赖父母太久。
如果孩子从小总是被父母打骂,他就会变得性格暴躁,变得敏感、多疑,甚至小心翼翼,缺乏自信,这样的孩子会造成自我怀疑,从而畏首畏尾。
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安全”的环境,而不是一个“愤怒的环境”。
所以,当你忍不住打孩子时,记得想想,是不是这种行为在自己身上,就能折射出:是孩子做错事了,还是你就是暴君?
当孩子把你当成敌人的时候,就是孩子在寻求“我的权威”,是孩子在进行自我攻击,而不是用来跟你对抗。
用打骂和吼骂,用利诱,是“暴力”手段。
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全凭打骂、用暴力解决,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耐心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只有在孩子感到安全、被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你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权威。
第二个叛逆期:
7-9岁,是孩子的第二个叛逆期,"
人生第一个叛逆期:
8-9岁,儿童叛逆期。
1.
"小时候看电视,现在吃饭比以前好吃了!"
" 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吗?!
" "都那么大了,你还不能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
……
这些都是家长掌控不住的时候,在家长眼中,孩子就像是一个弹簧,你要牢牢地抓住他,等孩子听话的时候,就会放手让他自己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2.
3-4岁,家长要明白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我意识,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不能再用对待孩子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要去尊重孩子。
4-6岁的孩子,
开始有了自主意识,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交友界限,让孩子知道哪些朋友是值得交往的,不可以轻易受到伤害,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哪些朋友是可有可无的,是需要大家都平等的,父母不应该再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5-6岁的孩子,
可以适当地教孩子去交友,教会他们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处世之道,但也不要完全以孩子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很多时候,当孩子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比如,想看什么书,看多久,怎么看怎么玩,在什么时候可以玩等等,要给孩子明确的指令,这样孩子才能知道和依照,在这样的思维中,孩子会建立自己的交友界限,在交朋友的同时也会懂得礼貌待人接物。
6-12岁的孩子,
已经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和心理也会发生巨大变化,这个时候他们会更加希望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父母觉得孩子已经长大了,应该让孩子独立。但是父母却认为孩子还小,必须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要学会理解孩子。
当孩子进入到青春期,他们需要更多的个人空间,父母想要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就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1.了解孩子的内心,别总是盯着孩子的错误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是叛逆,不听话。
其实,不是这样的,孩子在青春期也会有叛逆的行为,只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父母也不知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叛逆的现象。
所以,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内心,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注意沟通的语气和态度。
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错误,有些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错误,这样会让孩子感到烦躁,也不利于亲子关系的沟通。
2.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而不是大吼大叫
家长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做到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倾听孩子,还要学会倾听,这一点很重要。
在孩子做出错误的行为时,父母要学会倾听,也是让孩子平静下来的一项很重要的技能。
要明白孩子是在表达,而不是单纯的情绪,家长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能因为孩子的行为就轻易放弃孩子,而且要给孩子及时的回应。
对于有些事情,孩子存在的问题,父母要及时的“对症”解决,如果父母只是吼叫孩子,或者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孩子是不会信服的。
3.耐心的倾听孩子
孩子只有得到了父母的关爱,才会在遇到困难时,耐心的去沟通解决,这样孩子才能更加愿意去聆听父母的想法,也更愿意主动的去了解自己的内心。
孩子们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因为他们从小就会努力学习,而父母也会更加的爱他们,孩子们更是如此,孩子需要我们所爱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