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听话变成巨人,这个过程,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成长的需要”。只有当孩子与你一起“成长”,这个“成长”,才会成为真正的巨人,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并成为更好的自己。
【1】什么是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是指相信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改变的。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这些困难,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通常会将失败归结为能力不足,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看待问题的视角会更加积极、主动、坦率,他们更愿意接受自己的不足,面对挑战时不会感到畏缩。
【2】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再焦虑?
当我们发现孩子焦虑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面。我们可以引用一句话“我允许你在生气”,来证明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有能力解决问题,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解决问题,而是因为我们不再试图用问题来回避。
面对孩子焦虑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量尺问句”来帮助我们和孩子进行沟通。
“我允许你在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去哭”
当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哭的久了,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并帮助他表达出来。
“我理解你现在的感受,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感受”
接下来,我们可以抱抱孩子,为他找到可以替代的情绪出口。
“你现在很难过,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我能理解你现在很难受”
试试从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一下他的情绪,真正帮助他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一直哭,你可以说:“你现在很难受,我们一起来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你已经很努力了,加油。”
“我知道你很难过,想了很久之后,你愿意再来试试看”
心理学家将情绪划分为“四个面上的内容”和“五个面上的部分”。
第一个是身体上的,这时他的身体会比较放松,处于放松状态。
第二个是情绪上的,当孩子表现出伤心的情绪时,他的身体会有点小题大作,比如被猫抓了、尿了尿了、饿了、尿了、闷了,他的情绪可能会突然爆发,因此,他们会出现一些身体上的不舒服的表现,比如身体有很多疼痛、持续高温、有没有尿床,这些都是身体表面的症状。
第三个是情绪上的,孩子可能会有些不良的表现,他可能会表现得比较焦虑、担心、生气,甚至是恐惧、愤怒,这时候,他是在用身体里面的某种东西来防御自己的焦虑、愤怒等情绪。
第四个就是行为上的,孩子可能会有一些情绪上的改变,比如说他会经常抱怨头晕目眩、牙疼、胃疼,或者是喉咙里有东西、声音嘶声,身体总是会出汗、发抖、发烧等等,这些都可能是孩子身体上的一个变化。
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了以上的一些症状,那么父母就需要重视,这也是孩子焦虑的另一个因素。
我们常常说,孩子焦虑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是我们家长教育的一个难题。面对孩子焦虑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需要先自己冷静下来,只有这样的话,才有利于孩子的教育。
焦虑的原因是什么?
1. 压力过大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就算是有兄弟姐妹,也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父母可能是出于善意的压力,怕孩子没有安全感,所以会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施加压力。
但是父母的关爱,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如果没有父母的呵护,就像是被风雨给泼了一身的重担,孩子也难以承受。
2. 攀比心
现在的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宝,对于父母的关心,都很敏感,更何况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过于强烈。
为了让孩子们尽早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也会尽力地去做父母希望让自己听话的事情。这就是攀比心带来的附加条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都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是在长大之后,也是需要获得相应的成长空间的,而父母的爱和保护,是他们最大的底气,他们会茁壮成长。
第三,控制欲
现在的父母,都是上班族,都要忙着赚钱养家糊口,所以无暇顾及孩子。有的时候,甚至连做饭的事情都顾不上了,包括早餐、中餐的事情。
每当孩子上学之后,父母都是连拖带拽地把孩子送到学校之后,才去做的事情,比如,帮孩子把家里买的衣服、收拾的整理干净,把家里的卫生搞好了,这些都是父母力所能及的事情。
但是,有的时候,也要暗中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看看孩子有没有做得很好,并且是如何一点点地改进。
这种时候,家长的情绪是稳定的,我们说的话,孩子能听得进去吗?
第三、父母应该学会如何控制情绪。
这个问题很简单,就像我们和孩子说:“你赶紧把衣服穿好,不然就下雨”、“你赶紧把饭做好了,赶紧把衣服穿好”,这就是在上演一场“权力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