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其实孩子也不想听话,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孩子不听话,想和你对着干。
因为家长常常是“承包”了孩子的所有事情,想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但是,家长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孩子在三岁前,是否有“行为能力”培养的机会?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否具备建立自己的独立意识?也就是说,孩子是否能够对于某件事情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否能够安分地听从父母的意愿?这些都是家长们要关注的问题。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父母们的教养方式应该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保持一致,最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规矩。
比如,孩子跟你说,自己的玩具被同学借给别人玩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你要学会分享的好习惯,也是你的玩具,所以不能去抢别人的。
这个时候孩子就会知道,自己的东西不能动,别人的东西不能动。如果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父母就应该让孩子懂得分享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与别人分享,只有自己的东西愿意分享,那么别人也就会让自己的东西动起来。
06
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去分享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分享的意义,只有在分享中感受到自己的快乐,别人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快乐,别人才能明白分享的重要性。
平时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总是不说别人的东西,或者在别人的东西时总是表现出一副炫耀的样子,我们不要嫌弃孩子为什么会说别人的东西不可以,要知道孩子其实只是希望家长能够注意到自己。
引导孩子分享的同时也是一个孩子能够理解自己的事情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要总是指责孩子自私,孩子有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或者是手里的零食,都会嚷嚷嚷着:“妈妈,你给我买!”
不仅仅是孩子这样,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抢着要的东西,只要是自己的东西,就想要别人的东西,或者是想要别人的东西。家长会觉得孩子是这样的一个小霸王,说什么都不听,这其实是没有把孩子当成是平等的个体,不尊重的表现。
孩子在小时候,什么都不懂,很多事情需要通过动手去探索。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充满了好奇,并且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很大的好奇心,所以,家长不要去剥夺孩子的动手能力。
但是,如果家长总是惯着孩子,一味地包办孩子的一切,在孩子眼里,家长就是无所不能的,所以,要懂事,要听话,也要听话。
家长习惯了对孩子的一切事无巨细的包办,也就会养成了孩子胆小怕事、懦弱无能的性格。
因为,孩子的行动和想法总是跟父母不同,而且很容易形成“我妈说了算,我听了不就行了吗?”的意识。
孩子为什么不敢
做一些事不愿做呢?因为有些家长在这方面非常吝啬表扬孩子,孩子在外面做什么事情,总是很好的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
即使孩子提出的意见很荒唐,家长也会说:“小孩子懂什么,长大了就知道了。”
中国家长一直有一个误区,“我爱你,和你说了,不要你这么做。”这是中国家长对孩子最简单粗暴的解释。
可是,如果我们总是这样说:“乖孩子,别哭,爸爸给你买一个玩具。”“乖孩子,爸爸给你买一个冰淇淋。”“乖孩子,你给爸爸买一个玩具。”“乖孩子,你给爸爸买一个冰淇淋。”“乖孩子,爸爸给你买一个玩具。”
孩子不开心,不听话,确实就是“乖孩子”,家长应该要善于引导,不要以打骂的方式来“制服”孩子,要懂得心平气和的交流。
(一)正面引导
家庭教育中要避免打击式教育, 要在孩子失败时, 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处理失败,也要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不要用一句“我相信你”就将孩子击垮, 家长的行为在孩子眼里能够无处不在, 孩子在自我认识上可以开启不同的一扇门。
我知道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望子成龙,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了,让孩子压力过大,压力过大, 一些不好的行为也会导致孩子厌学。
有些家长平时不太注重孩子的教育, 总是在打击、否定、贬低孩子, ""你看你,不就是喜欢考试,平时成绩都不错,你为什么还有这个想法?"
在这样的环境里, 孩子对成绩不但不满意, 还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3. 学习虚无、功利,孩子不愿学习
很多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之下出孝子",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心理, 从而厌恶学习。
当孩子不想学习时, 父母强迫孩子继续学习, 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