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处理?
对于不听话的孩子该怎么处理?
近来, 家有“不听话”的宝宝的家长常常问我:“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不还是老倔、好脾气吗?”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这样的疑问,我想家长们首先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有“不听话”的表现。
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孩子不听话的表现
1、对父母说的话总是左耳进右耳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当父母对孩子“命令式”的说话方式时,孩子们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认为父母总是命令式的话,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比如说:
孩子刚开始学说话时,你就在旁边不停的唠叨,孩子可能会听的很不耐烦,进而失去对你的尊重,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唠叨会让孩子产生反叛心理,比如说:“你说得不对,我早就数出来了。”
还有一些父母会使用一些威胁、恐吓的手段,比如说:“你不好好学习,就让你去死!”“不听话,你就不要你了!”
很多时候,我们用吓唬孩子的方式教育孩子,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更多的叛逆情绪,甚至还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02
我前几天遇到过一个朋友,她跟我说,她的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就非常不听话,经常跟她对着干,让她受不了。
孩子平时在家做作业,还很不认真,她一催孩子,孩子就跟她对着干。
有时候朋友忍不住就吼孩子,想通过吓唬孩子来让孩子听话。
其实,吼叫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当你大声吼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的时候,孩子会马上愣住,满口的恐惧感,一瞬间解读成了恐惧。
“不听话”的孩子,其实更容易成为父母发泄情绪的工具。
当孩子看到父母被吼骂,会变得恐慌、害怕,在潜意识里,就会把这种恐惧感传递给自己的父母,让自己变得更加自卑、怯懦。
心理学家格尔·金·布莱恩曾说:
“孩子只有感到父母的爱自己时,才会做自己该做的事。”
大吼大叫,无疑是父母在用自己的情绪去影响孩子。
但是,我们的“爱”孩子,并不只是嘴上说说说,而是一种从内心深处的尊重,一种从内心深处的尊重。
这种尊重,会让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事情。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在每个细节上,都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从内心深处靠近孩子,而不是从外在条件出发。
因为爱孩子,才会想给孩子更好的未来,是一种多么本能而理性而理性的爱。
我们的“爱”,是真的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感到安全,孩子才能学会保护自己。
因为恐惧,所以需要孩子敢于去冒险,而这个,是孩子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坎。
02
除了爱,还有胆量、勇气和爱
有远见的父母,从来不会给孩子设定任何,要是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意义,也没必要告诉孩子“多读书、多看书”,以为这样会让孩子幡然醒悟,从内心重回热爱读书。
但事实却总是相反。
有远见的父母,总会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凿壁偷光”,而不是都让孩子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
这样的父母,就算是竭尽全力,也要给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自由发展,如果让孩子成为父母所期待的样子,孩子会朝着父母期待的方向努力。
知乎上有一个网友提问:
如何让孩子避免陷入沉迷于手机?
他的回答最让我印象深刻:
“算了,就让他玩呗,反正我是不会因为他成绩不好而丢脸的。”
妈妈说:
“不玩手机,还有什么意思?”
儿子说:
“你不也天天玩手机,凭什么不让我学习?”
妈妈说:
“这也不能怪你,你怎么能玩手机呢,我看你就是给惯坏了,不玩手机,会被你气死。”
儿子说:
“要是有人管我,我就不活了。”
妈妈说:
“你还有脸回来呀?”
儿子说:
“这就是你的命,我还有命,我还能害你吗?”
妈妈说:
“你还有命,你还有什么可恨?”
儿子说:
“生不如死,我就想死。”
妈妈说:
“要是你死了,
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所以我就只能活一次了,
如果你死了,
妈妈就再也不喜欢你了。”
儿子说:
“可是我还是没有死呀,
我就要这样活下去。”
最后,
妈妈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