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听话哭怎么办?那就得去幼儿园找老师,找小朋友哭闹。刚开始有不听话的时候,老师通常很崩溃,找家长或者小朋友哄他,然后回来把孩子哄好。后来大一点,再哭再闹,老师再教训他。
小朋友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听到有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在他们看来,不去幼儿园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小朋友不想去,我都会告诉孩子:你是不想去,妈妈也没有办法。
而这件事情也就成了他不想去的事情。他们会觉得,明明爸爸妈妈答应过他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呢?因为爸爸妈妈还没有办法回来,他们说的是承诺过的事情,现在没办法去了,所以,才不想去了。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如果你了解到这里,你就可以问,那既然孩子说的都是为什么呢?是为什么呢?
说实话,我们还真得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一个群体当中,或者说在一个群体当中,有一些人群里面,他们会对自己有一些期待,也有一些期待。
这些期待里面,他们期待着别人怎么对待自己。
比如他们期待着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期待着自己是那个人见人夸奖的那个人,他们期待着别人对自己的夸奖,期待着别人的夸奖,期待着那个人。
但是,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对那个人又会有另一个期待,期待那些评价的人来认可自己。
这个期待,就是他们之所以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对自己不满意的那些感受,会对那些没有得到的感受进行评判。
在那些没有得到的感受中,他们总是会觉得,那些不够好的感受,那些不好的感受,那些没有被肯定的感受,那些没有被认可的感受,那些被批评的感受。
这些感受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孩子说不出来,也就不会有真正的安全感了,所以他们总是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因为他们不被看见。
或者说,他们总是在试图去证明自己的安全感,只是寻找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3
自信的孩子是允许自己不完美的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说是美国一个医生帮助一个孩子说话,说话的时候她用善意对待那些在旁边说话的孩子。
有一次,医生打算让她请一些平时就不说话的孩子,也去医院的精神科就诊,但是那位医生看见孩子的状态不对,就建议说我带他去看看精神科。
孩子回到家里,就什么都不说,就待在家里,吃饭也不和父母说话。
这时候的这位医生才发现,原来孩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父母长期的语言暴力。
4
我这位医生朋友的孩子,在上了初中以后,由于学习的压力太大,他开始沉迷游戏,他妈妈也不允许,后来他和妈妈吵架,他一气之下摔门而出,在外面租了个房子住了下来。
可是没想到,从此之后他就开始沉迷于游戏,他发现,游戏是可以随便玩的,当他天天去网吧都是他不想回家的时候,他就开始跟父母顶撞,然后父母就管不了他了,然后他就离家出走。
后来他父亲给他转学,找到一个让他“兴奋”的地方,他感觉自己能找到很多朋友。于是他不停地找,不停地找,最后他父亲找到了他,他父亲为他找了一所专门的学校,虽然说这个学校“混日子”的人才太多了,但是孩子对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慢慢的孩子就把学习当成了一种责任心,对学校就不再有那么大的热情了。
第三个原因:孩子的性格不同,导致孩子性格不同。
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说到了青春期,家长要让孩子的性格也变得和善起来,对孩子更多的去培养他乐观的性格。而现在孩子所处的环境,学习上的竞争压力,生活上的压力,让他们感到了更多的不公平。
所以,父母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性格特点,不能只看到孩子的脾气,要关注孩子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时候,要多多观察孩子,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倾向,就要及时的引导,否则,可能会让孩子的性格进一步恶化。
青春期的孩子,除了和父母亲近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要学会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才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沟通方式。
5、有问题,找原因
最后,父母一定要知道,孩子青春期,确实很叛逆,想和父母对着干,但是很多时候,父母又不得不面对孩子的这个成长趋势。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处理,可能就会把矛盾升级,甚至会导致亲子关系变成相互伤害。
所以,青春期,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沟通交流的方式,才会让孩子更愿意和父母配合。
让孩子知道,妈妈愿意倾听和理解自己,这就意味着愿意与父母交心,真正地去了解自己,进而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真正地做到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