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职场的电影(关于职场的电影观后感)
2019年8月9日,星期五,天气晴。
职场工作:每一个孩子成年后,都会出来社会工作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我们家长在培养孩子时,就是需要按社会的准则来培养孩子,包括了人际关系的处理,职场的规则意识,团队合作,抗挫能力等,这些是每一个成年人在职场工作中都会遇到的问题。
早晨七点的闹钟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啃完一袋吐司面包后匆匆出门了,幸好赶在太阳从云朵后面探出脑袋前挤上了公交。
说不定今天和我一起搭这班车的还是昨天那些人,但我们从来不说话,唯一的交流就只有在司机急刹车的时候,撞到别人身上时互道的抱歉。坐着的人忙着闭目养神,站着的人忙着抓牢站稳。
我有时候会想,上班族怎么都一个样?大家明明做着不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目标,但脸上写着的却是相同的无聊。
仔细想想,我已经每天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好久了,仿佛我的未来就是复制今天的生活。
我很羡慕《糊涂侦探》里面的麦克斯,看起来呆呆傻傻的,在天控局做分析员,和我很像,三点一线、枯燥乏味,但是他不仅勇于改变,还成功了。
《糊涂侦探》
从技术分析员转变成外勤特工并不容易,但麦克斯做到了,而且还做得很不错。至于我和麦克斯之间的差别,可能是他比我更聪明,也可能是他比我更努力。
这是一部喜剧片,却让我倍感失落。眼前这个笨手笨脚、没有头绪的男人,像极了一本正经地想要出人头地的自己。虽然无法与他有成功的共鸣,但他的故事却勾起我几番回忆,想到那个时候没有任何顾虑的自己,那个不怕虎的初生牛犊,其实还挺有趣的,毕竟无知者无畏。
《糊涂侦探》
如果我的努力没有太多回报,能遇上个伯乐也好。比如《穿普拉达的女王》里面的安迪,尽管米兰达百般刁难她,可也是看中她的能力,愿意给她机会。要知道,刚毕业的朴素小姑娘进顶尖的时尚杂志《RUNWAY》里工作,并且要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可是大不容易。
《穿普拉达的女王》
或许我和安迪是一路人,在鱼龙混杂中希望能坚守自我,不想要因为工作而改变自己。当工作与生活冲突的时候,我可能会永远选择自己的生活。
在《RUNWAY》里工作地游刃有余,并且有多年经验的奈杰尔对安迪说:
“个人生活岌岌可危,那说明你开始步入正轨了,等你的个人生活化为乌有的时候记得通知我一声,那说明你要被提升了。”
在奈杰尔的心里,《RUNWAY》不止是一本杂志,更是许多人心里的那座希望的灯塔,当然也包括他自己。于他而言,工作已然不是工作,而是他热爱的艺术。但我无法做到他那样忘我的境界,也无法像安迪那样充满信心迎接挑战。
反思之后我发现,或许我只是缺少了一份责任感,一份义无反顾的决心。
我知道我做的事很渺小,但其实它也可以很伟大,兴许只要稍微的推波助澜就能有所起色。
《穿普拉达的女王》
看到安迪的工作开始慢慢步入正轨,我打心底里替她开心,因为她终于在《RUNWAY》里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而我仿佛化身成安迪,和她一起收获了成功。
但正当我为安迪喝彩时,电影给了我一个猝不及防的转折。
米兰达的生活和工作遭遇了双重打击,奈杰尔另谋高就,安迪头也不回地离开了《RUNWAY》。
《穿普拉达的女王》
安迪转身离开的时候,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我一直敬佩的安迪的勇敢,不是她勇敢地追求和挑战,而是她拿得起放得下。
就像家里养的宠物小狗,如果它吃下的第一口食物就是肉,我不敢保证它以后是否还会甘心吃素。这个比喻虽然荒谬,但不就是你我吗?
有的时候坦然离开也是一种追求,放下这一小片天空才能拥抱整个世界,在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中呼风唤雨可不比亲手掌握自己的人生来得酷。
更何况,安迪早就证明了自己,不仅是工作,还有职场中的社交。她已经让百般排挤她的艾米丽刮目相看,甚至好好地给艾米丽上了一课,教会了她“职场生存指南”,最后更是把她渴望的机会留给了她。这般豁达与畅然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学会的。
《穿普拉达的女王》
安迪的男朋友向她抱怨说她总是没时间的时候,安迪说她没得选,可现在终于有了选择的机会,尤其是《RUNWAY》的这段经历成为了她今后面试时最好的推荐信。要知道,这世界上的许多人可是真没有选择的机会,一旦拉住一根稻草,就只能拼命往上爬,而且还不能松开。
《布达佩斯大饭店》里面的葛斯塔先生问Zero为什么想当门童,他说:“谁不想在布达佩斯当门童?”这让我想到了古时候进京赶考的学子,背上行囊翻越千山万水,不就希望那一纸试卷能彻底改写自己的人生吗。而到布达佩斯大饭店这么好的地方当门童,就算是Zero改写人生的唯一机会了。
《布达佩斯大饭店》
“门童是隐形的,随传随到,知道客人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能预测客人需要什么,对客人的秘密守口如瓶。”这是葛斯塔先生对Zero的要求,更是他自己遵循一生的守则。
《布达佩斯大饭店》
葛斯塔先生和米兰达(《穿普拉达的女王》)很像,一切都要事无巨细。
你看,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哪有什么惊世神功,不就是做好了最细节的东西。他们想到了我们能想到的,做到了我们想不到的。你说气不气人!(当然我是生自己的气啦)
《布达佩斯大饭店》
如果有人问我对现在的自己满不满意,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为这和我当初满腔热血的时候所预想的不一样。
与《一天》中的两位主角艾玛和德克斯特一样,我也有简单的梦想和遥远的追求,但不知道为什么,最终它们都沦为了枯燥的工作。
《一天》
艾玛想要成为作家,可是一年后梦想落空只能去餐厅打工,而家境富裕的德克斯特舒舒服服地过着他的逍遥日子,到25岁的时候才开始去电视台实习。
在电视台工作的德克斯特表面风光,但实际并没有多少名气,主持的节目也荒诞低俗,被观众称为烂节目之王。
妈妈患癌症的时候,德克斯特回家去探望,妈妈见到他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好,陌生人”。尽管父母并不想干涉我们的生活,却始终在为我们担心,毫无疑问的是,德克斯特让他的父母非常失望。“你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好了”这句话听起来云淡风轻,但却是一个即将离世的母亲最大的无奈。
德克斯特的爸爸一直无法接受现在的他,不仅没收了他的车,还警告他不可以再以这样一副模样来见他的妈妈,可是当他去电视台见德克斯特的时候,他依然安慰儿子说:“不要理会他们在报纸上说什么”。
德克斯特何尝不觉得苦恼,他感觉自己像个骗子,每天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不仅没有功成名就,还让自己最爱的人失望透顶。
要说德克斯特为什么甘愿如此,不过就是因为心里不安。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放下唯一拥有的这一切,最后却落得梦想和自我双双落空的下场。
而我为什么明白德克斯特的心思?因为我就是他啊。
《一天》
艾玛与德克斯特不同的是,她始终赤诚。
她明白自己离梦想很遥远,但是一步一个脚印,从来不贪心,也不气馁。她成为了受人尊敬和喜爱的老师,做着普通却充满意义的工作,以前那个黯淡无光的她如今也变得光彩夺目。
最后艾玛顺利出版了自己写的书,完成了作家梦,虽然花费的时间长了点,但好歹是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
他们两个绝对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却走上了两个相反的方向,并且越走越远。在德克斯特偏离轨道的时候艾玛何尝没有拉他一把,可是人生不像坐公交车,下了这趟车可能就不会有下一班了,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重新开始再冒险的。
《一天》
回想他们两人毕业时的样子,无忧无虑,根本不为明天发愁。
当初的我也和他们一样,可现在都快搞不清楚自己努力工作是为了梦想还是为了生计,或许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安心,给自己无处安放的灵魂寻找一个创造价值的机会。可要是问我现在过得怎么样,也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
小时候总有人问我梦想是什么,一篇800字的作文能说得一清二楚,可没想到如今这么多年过去,我这篇800字的作文才写到开头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