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绩(孩子成绩的好坏决定于家长)
孩子的成绩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形式,在应试教育仍为主流的今天,考试成了孩子的“家常便饭”一生经历的大大小小考试不计其数。虽然有的家长说,孩子只要身心健康,成绩都不很重要。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大部分家长还是在意孩子在班级及学校的排名。事实上,不少家长缺乏正确对待孩子学习成绩的态度,让孩子们深受其害。聪明的家长做好以下几点,孩子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1、考好时,适当的鼓励。
每当半期或期末结束后,孩子的分数在第一时间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成绩优异的孩子众星捧月,家长奔走相告。而成绩差强人意的大都备受冷落,暗至伤神,这都是中国几千年顽固的应试教育落下的病根。我发现一个问题,孩子考得好时,会主动给家长汇报,这次班上最高分是多少,自己考了第几名,哪些地方出了问题等等。孩子其实很在意自己的成绩,小小年纪,早就套上了“高分”紧箍咒,有时真为孩子心疼。这时我们不妨拥抱一下孩子,给孩子说:你真不错,适当给一点奖励,给孩子买两本书或外出游玩,放松下紧张的心情。
2、考差时,不批评。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孩子擅长逻辑思维,有的孩子擅长形象思维,有的孩子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有的孩子对花花草草感兴趣,有的孩子对游戏感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短板。所以就有成绩好坏之分。如果孩子确实尽力了,在自己年龄段里应该知晓的知识也都具备了,家长再过分苛求孩子的分数,就不可避免会对孩子造成过剩的压力。当孩子考差了,家长们不要总说:“不争气”、“没出息”,枉费了老师、家长的一片苦心的话语,进而推论出孩子“太笨”、“没有希望”等,这样会很伤孩子的自尊心。试想我们在单位犯了点错误,如果领导这么说我们,我们自己能接受吗?
有一次单元测试,孩子一直没有回来告诉我成绩,可我早在班级QQ群上看到了。放学后,我问孩子,最近怎么不高兴呀!像霜打的的茄子,焉答答的,要不我们到外面去吃点好的,孩子高兴的附和着,饭吃到一半,孩子给我说,语文测试考得不好,怕妈妈不高兴,不敢回来说。我说这多大点事呀,下次注意就行,成绩不代表一切。
3、查找问题,总结提高
每学期可以给孩子定个学习目标,让孩子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进步。每次考试后,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分析出错的原因,做个纠错本,这样更加深印象。并结合孩子当前的学习状态,共同分析孩子的实际能力,从而定下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4、不要总拿孩子和别人比。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各有特色,成绩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我们每个孩子的性格,学习习惯,生长环境,家庭教育模式都不一样,成绩自然会有好有差。如果家长足够理性的话,一定不要拿你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去比成绩,这样比对孩子不公平。许多家长都会拿别的孩子和自己孩子比,什么别人怎么成绩这么好,你为什么就不行?孩子们最怕听到这样的话。反过来想一下,如果孩子们说:“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呢?“我们应该如何回答?
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也许只有家长的释怀,孩子们才能摘下“高分”的紧箍咒,从而减轻了考试带来的压力。家长们引导他们享受着学习带来的快乐,体会着辛勤付出取得应有的回报时的欢愉,在面临人生的各种教育时,我们只需告诉孩子:只要努力了,不管成绩怎样,后果怎样,你在父母眼里都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