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作用的理解(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作用)
邻里相处:和谐的邻里关系,是每一个家庭必备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让孩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如何用三分法思维处理人际关系的直播课里,有系统的讲解。
家庭生活是培养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两会上提出,在高中开设未来父母教育课程。长期研究民办教育的全国政协委员胡卫提出,全社会重视教育是一个好现象,但家庭教育存在“邻家效应”这一误区,即家长不去挖掘孩子擅长的事物,而只看邻家孩子怎么发展。
今年1月1日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因此,把家庭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很有必要。但是,需要避免学校借家庭教育课,给家长兜售功利的育儿观,导致走向家庭教育的误区。
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邻家效应”误区,是怎么形成的?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强调结果评价,即孩子间的横向对比,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于是就以邻家孩子作参照。
另一方面则是与老师的教育理念有关,如在幼儿园期间,有的老师会告诉家长,必须让孩子学多少汉字、多少英语单词,否则今后上小学肯定跟不上;孩子成绩考得不好,教师会通知家长去学校,要求关心孩子的作业,配合学校提高孩子的考试成绩……长期受到这样的“教育”,家长可能也会变得焦虑。
显然,如果学校和老师的教育观是短视和功利的,那么,由学校主导进行的家庭教育指导,也就服务于短视、功利的教育目标——初中关注中考升学,高中关注高考升学。不少“应试名校”在介绍“成功”经验时,都提到对家长的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全盘接受学校为提高学生考试分数的做法,包括组织违规补课、对学生进行准军事化管理、每一个月只放一天假等等。
这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正在反噬学校教育。如有不少教师抱怨,学校推进任何教育改革,都举步维艰,家长会质疑开展所谓素质教育,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有家长被深度卷入学生的学习、作业之中,质疑老师的教育教学。
这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分的结果。二者的共同目标是育人,但具体职责却不同,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国家规定课程体系的教育,而家庭教育的核心,则是做人的教育,通过陪伴孩子成长,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关注孩子的人格和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可以依托学校开设家庭教育课程,但必须界定清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同的职责,不能把家庭教育变为学校教育的附庸。
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家校合作共育,只是家庭教育的部分内容,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履行监护责任,关注个性发展,重视其成长、进步,这是家庭教育更重要的内容。为此,要结合当前的“双减”政策,加快制定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纲要,明确学校、社区、家长等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角色、任务。(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