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笨中运用了哪些沟通原则和倾听技巧(与孩子沟通的障碍)
周末和闺蜜母子俩去泡汤,亲身体验了一次“亲子沟通”的大型车祸现场。由于整个会所的场地很大,闺蜜嘱咐自己5岁半的女儿:乖妮儿,别乱跑哈,就在妈妈附近玩。但是孩子一玩起来,结果可想而知。聊两句她就要站起来冲着娃喊:“回来回来,你别跑远了。”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即便是这样,没过一会儿娃还是找不到了…...
我和闺蜜找遍了整个温泉区域,终于在娱乐区的抓娃娃机前找到了她,闺蜜火冒三丈的质问女儿:为什么我说了你根本就不听呢?你自己跑走,万一被拐卖了怎么办?你就再找不到妈妈啦!不是和你说了在我附近玩么?
然而,我悄悄观察闺蜜女儿时,却发现她的注意力,根本就不在妈妈的怒吼身上,而是依然盯着娃娃机里的公仔。当闺蜜要带她离开,她又不合时宜的哭闹着说,我想要抓这个,我想要抓这个。
“说了多少都不听”和“听了多少都不做”
闺蜜后来跟我说,让她生气的并不是孩子跑走,而是这个孩子无论你跟她说什么,她都不当回事儿,不知道是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故意和人作对?太不听话了。
当我们说一个孩子不听话,说的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情形。孩子第一次犯错,比如把杯子打碎,有理智的父母会对他说:宝宝,这个杯子是玻璃的,掉在地上碎了就坏掉了,不能用了。拿的时候要小心好吗?虽然这个操作指出了孩子的错误、告知了孩子下次该如何做,也足够的克制。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下次也更根本不会注意,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亲子沟通中倾听比教导更重要
叶庇克梯塔斯说,上天给人一张嘴和两只耳朵,为了让我们从别人那儿听到的话可以两倍于我们说出的话。
在和孩子沟通时,如果我们说的内容没有问题,那么是不是方法出了问题呢?《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就认为,犯错,其实就是一种成长。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和他沟通的父母就应该像心理咨询师一样,将重点放在倾听而不是说教上。
孩子越小这一点越重要,因为很可能他只能理解你所说的20%,我们需要倾听孩子,才知道他是否真的明白,我们所传达的信息。对于那些比较大的孩子,我们也要通过倾听他的想法,来找到表面现象下的深层原因,来帮助孩子成长。在倾听孩子时,真诚的态度和恰当的身体语言同样重要,那么该如何做呢?
善用“SOLER原则”沟通
在上文中闺蜜和女儿的大型沟通翻车现场中,闺蜜的女儿几乎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愿望,只是在被迫离开抓娃娃机的时候,才总算能表示抗议。而在给孩子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中,使用积极心理学中的SOLER沟通原则,也许能让爸爸妈妈的沟通更加高效。
· Squarely 面向对方
在和孩子沟通时,很多家长可能会一边做事一边听孩子说,或者对孩子说。然而这样很难保证孩子的注意力是放在我们说的话上的,同样如果孩子诉说感受时,也会因为家长的不专注而感到被忽略从而无法敞开心扉,达到有效沟通。
· Open 保持开放心态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说:你就是在跟我对着干,你就是想惹我生气,你就是懒等等。但其实在沟通中,这些先入为主的想法最好都要摒弃。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感觉情绪上被接纳,这样才能专注于改善不好的行为。
· Leon 上半身前倾
对于年幼的孩子,身体语言和情绪可能比你究竟说了什么更重要。有位朋友跟我分享,说有一天幼儿园大班的女儿下课后哭着对她说,老师再也不喜欢她了,为此孩子很伤心。
第二天她和老师沟通时,老师也很惊讶,说只是因为她拿了小朋友的东西,所以批评了一下,可能是语气和表情的关系,孩子觉得备受伤害。
在和孩子沟通时,上半身前倾接近对方,会让他觉得你很真诚,更容易鼓励孩子说出心里所想。如果孩子比较小,半蹲或单膝跪地的方法也非常好。
· Eye contact 眼神接触
在对话中,尤其是在了解孩子情绪的沟通中,眼神交流是必要且重要的。这样可以让整个交流中的情绪更加饱满。在父母效能的训练方法中,孩子许许多多的行为,都源于背后的情绪。充足的眼神交流,能帮助父母对娃进行有效的情绪疏导,让交流更加顺畅。
· Relax 放松点
如果是和孩子沟通更加复杂的内容,而不是你为什么要单独跑走这种单一话题。就需要创造一个很轻松的氛围(尤其是面对叛逆期的孩子),远离剑拔弩张的事发现场,远离正式场合。我的一位同事就对我说,他发现每次和孩子谈学习计划,最高效的地方,竟然是足球课场外的长凳上。让孩子有个放松的状态,他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诉说自己的想法。
枕边育儿寄语:
现代父母往往会自认为和孩子处于平等地位,自己的家庭是个民主的家庭。但是即便是这样,如果没有沟通技巧加持,在亲子互动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孩子觉得爸妈专制,而爸妈觉得娃不听话。其实我们彼此都没有听到、听懂彼此的语言。而积极心理学给我们提供的方法,真的值得家长一试。你的孩子“听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