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不好还难沟通,家有这样的初中娃,父母到底该咋办呢(初中生成绩不好家长怎么沟通)
最近遇到好几位初中生妈妈的咨询,问题出奇地一致: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 上了初中,成绩直线下降;
- 小学时还挺擅长的科目,到初中也不行了;
- 报了补习课程,但孩子似乎并不上心,补习也就只能半途而废;
- 父母说服他改变学习态度,却怎么说都不管用;
- 很抵触和父母沟通学习的事。
成绩不好,父母当然着急;成绩不好还沟通不了,无疑让人更着急。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到底该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呢?
家有正上高三、初三的两个孩子,希望我的分析能帮到你。
成绩不够好,孩子就没希望了吗?
上到初中,孩子K12的学习生涯已经开始了后半程,未来的中考、高考两大考试,足以让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现实情况是,因为学龄前阶段、小学阶段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会有很大差异,加上和小学相比,初中阶段的课程数目和课程难度大幅度增加,孩子的学习成绩,确实会在初中时出现大幅度的两极分化,部分孩子继续保持好成绩,部分孩子逐渐掉队,最严重的甚至能从小学时的前几名,掉到初一、初二的后几名。
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会让一些父母大感焦虑、失望、沮丧,认为自己前十几年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孩子的未来“没戏”了,一些父母还会把这样的情绪毫不掩饰地表现给孩子。
初中成绩不够好,孩子真的就没希望了吗?当然不是。
孩子才十三四岁,人生才刚刚开始,且不说从初中到高中,他还有好几年时间可以努力提升学业水平,退一万步,就算是他高考成绩不够好,上不了TOP2、985、211,又能怎样?很多人生成就斐然的人,都不是名校毕业,不少名校毕业生,也可能在走上社会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泯然众人。
成绩确实重要,但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唯一重要、第一重要的事。具备健全人格、强大内心和足够的社会能力才是。
两者兼得,对父母来说,当然是最理想的状况。但人生焉能事事如意,如果鱼和熊掌无法兼得,你更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A、 学习成绩很好,但人格无法充分整合、心理能量和社会能力都有明显欠缺,离开学校之后就既无法独立生活,也无法适应社会;
B、 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健康阳光、内心强大,能充分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的社会生活。
有的父母会选择前者——我不管你未来过得如何,我只要现在的好成绩;
但我想真心爱孩子的父母,会选择后者——暂时成绩不好没关系,我希望你能过好这一生,为了这个目标,我愿意和你一起努力,也愿意慢慢等待。
看得长远一点,父母才不会让自己和孩子的人生就此崩塌。
现在成绩不够好,未来成绩还能好吗?
为让孩子成绩好起来,不少父母尝试过各种能想到的办法:每天监督他学习、自己给他补课、送他上补习班、给他买一对一补习、买网课……但努力一段时间之后没见到效果,就会很绝望:我尽力了,没办法了,就这样吧。
但就这样放弃,实在是为时太早了。
很多未来的学霸,在刚上初中时,都还是“学困生”呢,要到初中后半程才慢慢找到学习的感觉,有一些甚至直到高中才幡然醒悟、奋起直追。
发展心理学和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部分孩子在学习上“后发先至”、“后来居上”的现象,提供了充足的佐证。
心理学家们发现,孩子的认知能力,在青少年阶段会突飞猛进,他们对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接触的信息也越来越多,知识量、理解能力、抽象思考能力、记忆力都会快速发展,到20岁,才算达到顶峰。
这一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发展会对孩子的学业成就有巨大帮助,那就是“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所谓“元认知”,指的是人们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认知和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监控能力。
这个阶段,孩子对自己记忆能力的理解会逐渐加深,开始能更好地估计记忆某些学习材料需要的时间,也能更好地判断记忆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材料。
这种能力对应到孩子的学校学习上,就是他开始逐渐理解,我是怎么学习的,我学得怎么样了,我怎么才能学得更好,孩子开始思考这些,就会慢慢摸索到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很多孩子都是在这个阶段,发展出对学习的“元认知”,然后在学习上好像就突然“开窍”了。
写到这里,真心爸妈也回顾了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我家两个孩子的学习经历,发现我们四个人上小学时,都是和绝大部分孩子一样,相当懵懂地保持了不错的成绩,到了初中,才一下子就明白学习是怎么回事,开始知道如何学得更好的。
所以,请相信,你的孩子,也很可能如此。他虽然现在成绩不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不遇到阻碍,他的认知能力会快速发展,他在学习上还有无限可能。父母和孩子,都不必现在就丧失信心。
父母怎么做,才能帮到孩子?
前面说过,如果不遇到阻碍,孩子在这个阶段因为“元认知”的发展,很可能在学习上突然“开窍”。但问题是,恰恰在这个阶段,不少孩子的发展会遇到严重的阻碍。
阻碍之一,青春期糟糕的亲子关系。
孩子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会迅猛发展,但一些父母无法理解和适应孩子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为了避免所谓的“青春期叛逆”,会格外增强对孩子的管束。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父母对孩子各种“自作主张”“不服管教”的言行极度不满,孩子对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说教也极度不满,亲子关系变得相当紧张,冲突不断,完全无法沟通。
于是,很多孩子都会被青春期亲子关系的糟糕状态给困住,很多精力,都用在和父母对抗、逃避父母的过度管束上,完全无法按照正常的成长节奏发展他自己。
阻碍之二,父母对学习的过度施压。
孩子成绩不佳,没有哪一对父母会不着急。着急之下,绝大部分父母都会向孩子过度施压,有的压力,甚至大到孩子无法承受的程度。
过度施压当然并非提升成绩的有效方式,因为父母给的压力,并不能变成孩子自己的动力和能力。但一些父母并不理解这一点,也有一些父母并不关心这一点,他们想的是,“不管你自己知道不知道努力,我得尽到自己的责任”。
于是,一些孩子会在压力之下或无声无息或轰轰烈烈地崩溃,一些孩子没有崩溃,但时时刻刻处于无所不在的压力之下,他们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对自己的发展变得木然——怎么补课都没用的孩子,怎么说都不学的孩子,都是如此。
所以,父母真的想为孩子提供帮助,就需要为孩子移走这两个巨大的障碍,改善亲子关系、避免过度施压,先把孩子从心理困境中解救出来,让他能有足够的信心、足够的精力,投入自己的成长。
在这儿,我也想给一些焦虑到濒临崩溃的父母提个醒:
请一定克制自己,保持理性,不要把暂时成绩不佳的孩子逼到心理上的绝境。有些事一旦发生,就再无重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