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灵的亲子对话作文(触动心灵的亲子对话大全)

触动心灵的亲子对话作文(触动心灵的亲子对话大全)

“亲子对话”是我在接触家庭教育之前学习的课程,是我梦的开始。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距离课程结束已久,但它对我影响之深远,连我自己都无法预估。这是一个美丽的开始,我想把精髓分享出来,愿有缘读到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通过对话在亲子关系上有所突破。

(课程出处为“河南萨提亚中心”,既然分享就要注明出处,这是对课程研发及传播者的尊重,并非做广告,如感不适请自行忽略。)

对话发生的最小模型:聆听–回应–提问

 

对话发生的最小模型

 


聆听让对话开始。

听可不是光用耳朵听,还需要调动耳眼睛和心。

耳朵听观点和想法;

眼睛看表情和状态;

心感受对方的情绪。

备注:听的过程中不评判、不预设、不建议、充分允许。


回应让对话持续。

让我们通过一则童话故事“小不点的猫丢了”,来体会一下“回应”这件事。(故事是基于原型改编的)

小不点有一只可爱的加菲猫,她们每天一起吃饭睡觉、一起玩耍,可是今天早晨醒来小不点发现她的猫不见了。

小不点问爸爸妈妈:“我找不到我的猫了,你们看见了吗?”爸爸妈妈忙着没理她!

小不点问邻居狐狸阿姨,狐狸阿姨说:“丢就丢了吧,我这还没饭吃呢!”

小不点又急忙去问正在洗澡的大象伯伯,大象伯伯回答说:“那算什么呀,你看的腿都被猎人打伤了!”

小不点接着询问,似乎都没人看到她的着急与难过,要么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不搭理小不点,要么讲述自己更不幸的遭遇企图覆盖掉小不点的不幸。

小不点垂头丧气、泪眼朦胧地走在路上,松鼠阿姨看见了问:“小不点,你怎么了?这么难过的样子。”

小不点回答说:“没什么,我遇到的不算什么事。”

OVER

看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故事为了说明问题,表达更极端一些,但是否有我们现实生活中交流的影子呢?故事里的沟通模式有:不在意孩子,更关注自己的忽视型回应,有你那算什么、我比你更惨的不屑式回应。我们看到故事的结局是,最后小不点自己都觉得这不是什么事了!

把小不点的遭遇上纲上线的分析一下,是这样子的:小不点在寻猫的过程中,没人看到她的难过和需求,她不断发出求助信号,又不断受挫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怎么消化呢?最终小不点用理性的头脑告诉自己:“把这些情绪压抑下去。”表面上看小不点可能平静了,不再执着于小猫的事情了。但小不点其实学会了否定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这是一次自我感知及自我价值感的破坏之旅。


提问让对话深入。

提问的重点是带着“好奇”,目的是给孩子一种感觉:我是可以的;我是知道答案的。这里没有所谓的说教和给答案,就只是提问,提问尽量简短而有力,用开放式问题。

好的问题自带答案。

想深究提问的技巧可以学习“苏格拉底式提问”。


通过”聆听-回应–提问“这个对话的最小闭环模型,深入的跟孩子来一场对话,那种触动心灵的感觉不仅滋养孩子,也深度滋养父母。

(这是真实事件与对话分享,已征求当事人同意)

情境:晚饭时,弟弟调皮不想让姐姐坐椅子,于是拉椅子推姐姐。姐姐呢,想要惩罚调皮的弟弟,于是俩人你追我赶来到爸爸身边,这时忙碌的爸爸抛给姐姐一句话:“追弟弟干嘛?赶紧吃饭去(语气生硬,态度不好)。”随后姐姐端着饭回自己房间反锁了门。……一个小时后妈妈敲开了门开始跟姐姐对话。

妈妈:孩子,你看起来不太好呀,妈妈可以进来吗?(顺势进门,孩子靠着妈妈坐着)

妈妈:发生了什么事?让你感觉这么不好!(孩子摇头不说话)

妈妈:什么时候开始不开心的呢?(摇头不说话)

妈妈:我们来做个选择题吧,我说,你选。 (孩子笑了一下)

妈妈:你今天在学校就不开心(孩子摇头)

你一回家就不开心(孩子摇头)

你吃饭的时候不开心(孩子点头)

妈妈:发生什么事了?

女儿:弟弟欺负我,然后爸爸还批评我。

妈妈:哦,那你什么感觉?

女儿:我先是很生气,然后我感觉身体也不舒服,头也有点疼。(委屈流泪)

妈妈:那你要怎么办才好呢?

女儿:我想杀了爸爸和弟弟。

妈妈:噢(惊讶的表情)!那你为什么没那么做?

女儿:我不敢也不能。

妈妈:你知道人被杀了会怎样吗?

女儿:会躺在地上再也不能动了。

妈妈:你希望那样吗?

女儿:不希望,但我当时确实很生气。

妈妈:爸爸和弟弟谁更让你觉得生气?

女儿:爸爸,他根本不问原因就批评我,冤枉我。

妈妈:你觉得爸爸冤枉你了,那爸爸知道你的想法吗?

女儿:他肯定不知道。

妈妈:你都这么难过了,爸爸还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你希望爸爸知道吗?

女儿:希望吧。

妈妈:那爸爸怎么才能知道呢?

女儿:你去跟爸爸说。

妈妈:为什么是我去,不是你去?

女儿:我说爸爸不会听,他总以为自己做得挺好的。

妈妈:哦,听起来你对爸爸有点意见啊?

女儿:对啊!

妈妈:爸爸有没有什么时候做得很好?

女儿:有啊,昨天就很好,你没在家,爸爸带着我们挺好的,我觉得爸爸也挺适合当妈妈的。

妈妈:那你允许爸爸有时候会做得不好吗?

女儿:不允许。

妈妈:你允许自己有时候做得不好吗?

女儿:不允许。

妈妈:所有事情你都能够做得很好吗?

女儿:不能。

妈妈:比如呢?

女儿:比如刚才弟弟欺负我,我不应该直接生气还击,我应该问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妈妈:可是你没这么做啊,那你能接受你没做这么好吗?

女儿:我不接受,我不愿意接受。

妈妈:你觉得会有人一直都做得很好吗?不会有做错的时候吗?

女儿:有啊,我们班琪琪就什么都好。

妈妈:是吗?说说看。

女儿:她什么都好啊,学习好,脾气好,即使她在生气的时候也会开玩笑似地表达出来,我就不会。

妈妈:你是希望自己生气的时候也能开玩笑?

女儿:对呀。

妈妈:那我很期待呀。(女儿可爱的笑笑)

妈妈:我记得你跟琪琪是好朋友,你可以跟她聊聊,你猜她会不会有些事情也做不好呢?

女儿:我猜她不会有什么事情做不好。

妈妈:呵呵,问问看才知道啊!

女儿:嗯,妈妈,你帮我听写生字吧,我作业还没做完呢。

(OVER)

这就是一次深入的亲子对话,妈妈没有任何劝说的痕迹,然而孩子在对话的过程中不仅平复了情绪,而且主动反省了自己。

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个例子是否觉得,这个孩子居然因为一点小事说要杀了爸爸和弟弟,太大逆不道了呢?

我们来按照对话的模式来分析一下,孩子说了这句话是事实,后面的大逆不道就是个“评价”,我们前面说了“听”不要带评价,简单回应(可以惊讶,但不能带有厌恶的表情哦),然后带着好奇去”提问”,那么对话就可以深入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日 下午6:21
下一篇 2022年9月2日 下午9:21

相关推荐

  • 怎么让孩子上学不玩手机

    让孩子上学不玩手机 在当今这个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上学期间,孩子们常常需要使用手机来与同学交流、查看信息或者玩游戏等。然而,长时间使用手机会…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9日
  • 爸爸打不上学的儿子犯法吗

    爸爸打不上学的儿子是否犯法,取决于具体情况。在一些国家,包括中国,打孩子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并且可能犯法。然而,在其他一些国家,打孩子可能被视为教育激励,但仍然被认为是违法的。 在中…

    孩子教育 2024年3月30日
  • 高二孩子玩手机上瘾,能不能毁坏他的手机

    高二孩子玩手机上瘾,能不能毁坏他的手机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玩手机游戏、社交媒体和其他应用程序,导致了许多负面影响。其中,高中生玩手机上瘾是一个越来越普遍…

    孩子教育 2023年5月17日
  • 孩子孤僻不爱和人交往怎么办

    孩子孤僻不爱和人交往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孩子这种情况持续存在,家长可以考虑以下建议来帮助孩子改善这种情况。 首先,家长应该理解孩子孤僻不爱和人…

    孩子教育 2023年10月14日
  • 高二成绩很差怎么办

    高二成绩很差,该怎么办? 对于许多高中生来说,高二可能是他们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这意味着,他们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如果高二成绩很差,这可能会对以后的学业和生活产…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24日
  • 孩子学习成绩好的句子

    孩子学习成绩好是家长和社会都期望的事情,因为这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个人素质,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如何让孩子成为一…

    孩子教育 2024年7月1日
  • 孩子不听话 根源何在_

    孩子不听话 根源何在? 父母要求太严格 感悟与故事 现在,很多父母看到的问题是,我的孩子不听话,我的孩子们不听话,我的孩子们不孝顺。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4日
  • 怎样改变孩子玩手机写给爱玩手机的儿子

    亲爱的儿子, 我写这封信给你,是因为我想和你谈谈我们最近发生的一些变化。我知道一直以来都是你很喜欢玩手机,但是最近我注意到你花费很多时间在手机上面,这让我很担心。 点咨询免费领取《…

    孩子教育 2024年1月1日
  • 辍学英语

    辍学英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辍学英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

    孩子教育 2023年9月7日
  • 十岁孩子的心理特征

    十岁孩子的心理特征:成长与探索 十岁是孩子们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他们在身体和认知方面都在迅速发展,同时也开始探索自己的情感和社交世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十岁孩子的心理特征,帮…

    孩子教育 2023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