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父母与孩子沟通时学会倾听)

父母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父母与孩子沟通时学会倾听)

同事最近在发愁,女儿因为毕业班,压力大,情绪不好,整天黑着脸,谁都不理,回家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锁上门,谁都不让进,叫也不出来,一家人都小心翼翼,连妹妹也不敢惹姐姐,同事说女儿几句,女儿就故意拿话呛她,气得同事哭了几次。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孩子拒绝和父母交流,这在许多家庭会出现,越是到孩子叛逆期,孩子越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甚至一句话都不愿意和父母说,对父母的态度也可能会很差。

我记着自己上中学时和母亲说话就很冲,母亲说我“说话汪汪汪跟个要咬人的小狗似的”。

 

亲子交流的问题,不止是孩子大点到青春期,小孩子有时候也不见得好交流,比如常见的“叫孩子他像没听见一样,喊几声就是不回应”,这种事情在我家也多次发生,有时候叫嘟嘟,他就是充耳不闻,继续玩自己的玩具,或者看自己的动画片,非要我说“一、二……”,他才赶紧跑到我面前。

其实自己和身边很多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态度和方法有待改进。

亲子交流与一个很大的话题,但是心理学家杨凤池教授建议,要想和孩子顺利交流,父母首先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倾听是交流的基础,父母能好好听,孩子才会好好说。

怎么才能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呢?

一是把长辈的身份放下来,让孩子体验平等。

父母与孩子交流时,总会觉得自己是长辈,是权威,自己的经验多,懂得多,小孩子就得听我的,有时候孩子没说完就会打断,或者觉得孩子讲的很幼稚,不屑于听。

其实孩子学习能力很强,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是父母想不到的。

抛开孩子的聪明和创新,父母也应该以平等的角度来和孩子交流,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居高临下对待孩子,特别是不要有“就得听我的”这样的态度,这会让孩子排斥,甚至拒绝交流。

所以,父母要放下身段听孩子说,不仅要在思想上放下长辈的身份,在姿态上,也要蹲下来,或者坐下来,让自己的目光和孩子的目光,在水平距离上差距不大,这样孩子会直观的感受到和父母平等交流。

二是平时孩子说话时要认真听。

因为大人经常忙的缘故,平时会不太重视孩子说的话,觉得孩子也不会有重要的事情,所以会有一搭没一搭的回应孩子,并不在意孩子到底说了什么,父母长期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重视自己,慢慢也就失去了说的兴趣,有事也不再想着与父母沟通。

在这一点上,我做的也并不好,经常我做家务,或者在路上时,嘟嘟巴拉巴拉的在一边说,有时他说“好不好妈妈?”我其实并没有注意听他说什么,只随口说“好”“嗯”,有时候甚至不回应。

孩子说的什么,我并没有认真听。

这也是我有时叫嘟嘟,他像是没听见一样的原因。

父母说,跟孩子说话像耳旁风,孩子好像没听见,可能孩子小时候跟大人说话,大人也没认真听,慢慢成了这样的交流方式。

听孩子说话时,父母最好停下手里的事,看着孩子,认真听孩子说。

如果不能停下来看着孩子,就及时的回应,确认孩子的说话内容“你是说……吗?”这样,孩子也知道父母在认真听。

三是鼓励孩子表达,激发孩子的表达积极性。

鼓励孩子表达,才能知道孩子的内心想法,孩子对事情的态度。

比如,孩子遇到遇到困扰,或者难以解决的事情,父母可以说“爸爸(妈妈)想听听你的想法”,“对这件事你想怎么办”。

这样说,既表明父母重视和尊重孩子的意见,也能提升孩子与父母交流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父母不妨先多听孩子怎么说,自己好好听。

父母愿意把事情讲给父母听,遇到问题才能及时解决,不至于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四是善用非语言信息表达对倾听的重视。

我们好好听,孩子才愿意说,但是我们怎么才算好好听,怎么是对倾听的重视?我们告诉孩子“我在听”、“继续”“嗯”,等等这些语言方向的词语,或者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都是表明:我在听你说话,我在认真听你说话。

除了语言,还有一种信息会向孩子传递我们对交流和倾听的态度,那就是非语言信息,包括表情、动作、神态、姿势、语调等。

非语言信息有时候是下意识的,其实更真实的表现了倾听者的态度,嘴上对孩子说着“我在听”,但是目光游离,也不看孩子,可能孩子就会觉得,“我根本没有听”,可能父母也真是没有好好听。

怎样用非语言信息表达对倾听的重视,杨凤池教授建议,父母应该眼睛看着孩子,目光与孩子接触,或者在脸部的范围内游动,同时身体向孩子的方向前倾,与孩子拉近距离,也表达了对倾听的投入。

与孩子交流,是父母每天都要面对的事情,良好的亲子沟通,不仅促进亲子关系更亲密、和谐,也能够使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遭遇,使父母可以及时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减少孩子走弯路的概率。

父母愿意听,会听,孩子才会愿意说,想让孩子愿意说,父母先要做好倾听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8月31日 下午9:21
下一篇 2022年9月1日 上午12:01

相关推荐

  • 辍学学生劝返记录范文

    辍学学生劝返记录范文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辍学问题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在有些地方,辍学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辍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

    孩子教育 2023年9月13日
  • 对待14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办

    14岁是孩子叛逆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年龄段,孩子通常会表现出情绪波动、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意识增强等行为,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14日
  • 失去抚养权意味着失去孩子吗

    失去抚养权意味着失去孩子吗? 在中国,抚养权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抚养未成年人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人的权利。如果父母失去抚养权,他们将不能抚养孩子,这对孩子来说可能是非常不利影响的。…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10日
  • 说啥呀说说你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说啥呀说说你孩子不听话怎么办,管多了还嫌烦,还嫌烦! 遇到这种情况,宝妈们一定不要着急,其实,孩子不听话,背后的原因全都在于父母不懂得怎样沟通。下面这3个沟通技巧,解开与孩子之间的…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25日
  • 什么样的孩子心理健康好

    什么样的孩子心理健康好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稳定和良好状态,包括幸福感、自我认知、社交能力、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通常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良…

    孩子教育 2023年12月17日
  • 孩子有点孤僻怎么办

    孩子有点孤僻怎么办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子女。然而,一些家长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性格上存在孤僻的倾向。如果孩子出现了孤僻的情况,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点…

    孩子教育 2023年11月26日
  • 如何避免青少年沉迷手机作文

    如何避免青少年沉迷手机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机。尤其是在青少年中,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这种沉迷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交交往产生…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9日
  • 孩子沉迷游戏教育电影有哪些

    孩子沉迷游戏是一种常见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社交能力减弱等问题。为了帮助孩子摆脱游戏成瘾,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其中教育电影是一种有效的…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3日
  • 孩子7岁不听话乱花钱怎么办

    孩子7岁不听话乱花钱怎么办? 爸妈们都怎么劝孩子,管得太宽,孩子就会染上一个坏习惯,乱花钱。 去年4月,北京十一黄金周的某机构里,发生了这样一幕: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4日
  • 熊孩子不听话被送进监狱

    熊孩子不听话被送进监狱是一种常态,但谁能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监狱呢?所以,你就一定要去讨回公道!你都被当成是“妖怪”了,就不想被你抱走了! 熊孩子不听话被送进监狱,警察抓走了熊孩子 西…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