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决定着孩子内心的温度英文(跟孩子沟通了解他内心的想法)
心对了,沟通就好了;懂爱的父母,能听懂孩子的“弦外之音”。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我辛苦养她,容易吗,怎么就一点人情味都没有?”昨天闺蜜向我吐槽。
我猜,她又和女儿闹矛盾了。
闺蜜是做销售的,每天的工作,就是拿着产品挨家挨户推销,或者给潜在客户打电话。
前段时间疫情,公司业绩掉得厉害,复工后,老板就给他们加压,闺蜜的压力特别大。
每天回到家,身心俱疲,只想找个地洞,龟缩起来。
然而,10岁的女儿见她回家,不是要她带出去逛街,就是要去小区转转,或者在她耳边,叽叽喳喳闹个不停。
闺蜜让女儿安静一下,让她休息一会儿。
女儿却说:“可是,我就想要你陪我玩。”
听了这句话,闺蜜强行把女儿推出房外,把自己反锁在里面。
没想到,女儿居然在门外踹门。
闺蜜给我打电话时,接近哭腔地说:
“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这么大的闺女,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心疼妈妈呢!
到家时,我嗓子都哑了,连口水都来不及喝,就给她做饭,喊她帮忙不乐意,吃完饭碗筷丢在一边,什么都不管。
我几乎是求着她,让我休息一会儿,她一点儿都不理解,还发脾气……”
有人说,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
为人父母的崩溃,大概在与孩子相处的每个瞬间。
辛苦养出来的孩子,对自己的艰辛不仅看不见,甚至连基本的怜悯都没有。
理解之余,想到了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说的一句话:“一切问题,都是关系出了问题。”
而关系的影响因素,蕴藏在生活的每件小事中,“沟通”则是其中频率最高、最常见的。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决定着孩子的内心温度。
01
用热情养的孩子,怎么就是捂不热?
不妨回头看看闺蜜和孩子沟通的一个细节:
闺蜜工作很累,希望孩子安静,让她休息一会儿,孩子却要求妈妈陪她玩。
如果说,孩子内心冷漠,听不见“妈妈很累”这四个字,那么,妈妈又是否感受到孩子“陪我玩”的背后,是她倍感孤单、渴望陪伴的诉求呢?
闺蜜和孩子的沟通大多是这样的:
孩子说“妈妈,我不想写作业”;
闺蜜说“不好好学习,将来没出息”。
孩子说“我能再看一会儿电视吗”
闺蜜说“整天就只知道看电视,说好10分钟,每次都要超时”。
孩子说“我不喜欢吃鸡蛋”;
闺蜜说“小孩子不能挑食,吃鸡蛋对身体好”……
殊不知:
不想写作业的孩子,可能是写累了、学疲了,或是遇到了学习困难;
想多看一会儿电视,就像成年人放不下手机一样;
不喜欢吃某种食物,或许是本能抵触,也可能是某种刺激……
父母觉得孩子看不见自己的疲惫,然而他们通常也没看见孩子的渴求:
我真的很需要爸爸妈妈能陪我一会儿,看我一会儿,关注一下我,肯定一下我,或者是帮帮我。
心理研究指出:
“不管是成人还是孩童,都有两个自我,一种像是婴孩时期的自我,想哭就哭,这时期的沟通都是无效的,因为他们只愿意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中;而另一种,则是成长中的自我,这个自我理性懂事,愿意为对方着想。”
孩子的自我,往往是前者。
如何将他们引向“成长中的自我”,父母就要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
就拿“沟通”这件事来说,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父母要么否定,要么不听,等于孩子打开大门,请你进去,而你,却想都不想的将门“砰”的一声,给关掉了。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输出,更不是一场“讲道理”的比拼。
沟通的内核,应该像一座桥梁,将两颗分属不同主体的心,联系在一起,让你看见我,我也愿意看见你。
这世上,有多少“听不见”孩子的家长,就有多少冷漠的孩子。
每个冷漠的孩子背后,都曾被浇过无数盆凉水。
02
不被听见的内心,就像住在冰箱里的人
知乎上,有一个浏览量高达1300多万的帖子:
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
几个点赞过万的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小时候,妈妈怕我感冒,帮我洗澡时,总是用很烫的水。
虽然妈妈每次打好水,都会试水温,但是对我来说,还是很烫,烫在身上很疼。
每次跟妈妈说‘水太烫’,妈妈总说:‘我觉得一点都不烫,没事,洗着凉了。’
有一次实在太烫,把我烫得哇哇大哭。
妈妈有些懵,问我怎么了,我告诉妈妈‘水太烫’,妈妈却说‘这有什么好哭的’。”
网友@科研狂人,也列举了童年经历:
存了好久的零花钱,买了一个喜欢的本子,拿去跟妈妈分享。
妈妈却质问:“哪里来的钱、钱多得没地方花吗”
和妈妈一起逛街,看到自己喜欢的衣服,征求妈妈意见时,妈妈一口否定“这个不好看”、
“小孩子没有审美”。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不是只有扬起的巴掌,才会伤人。
比起扬起的巴掌,被忽视、被否定的情绪更伤人。
父母以自己的感受来评判孩子的行为,就是一种比巴掌更胜的精神暴力。
其实:
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并不会关闭与孩子的“沟通通道”;
怕孩子乱花钱的习惯,也不会成为亲子沟通的“绊脚石”。
让孩子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的是:
“我觉得不烫”就行了,你觉得烫不烫不重要;被烫了,也没有必要哭;
“你买东西,就是乱花钱”、“你看中的东西,都是不好”、“你的眼光太差了”……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说过:
“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地方。”
孩子是世上最没有“防备心”的群体。
他们需要的,从来都不是父母的有求必应,也不是以他们为中心,而是情感上的陪伴、肯定和回应。
《被忽视的孩子》一书的作者,提出过“情感忽视”的概念:
如果家长对孩子疏于情感陪伴,在孩子遇到重大事件时不予以情感回应,或在某一方面长期疏于对孩子进行情感疏导,那么。就可以说家长在孩子的心理成长方面存在缺席现象,即情感忽视。
而童年遭受的“情感忽视”的孩子,会损害自尊、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03
好的沟通,从来不需要技巧
儿子快过8岁生日时,总是拉着我问“妈妈,你爱不爱我”、“妈妈,我是不是你的小宝贝”。
面对一个8岁男孩如猫一般的腻歪,我担心他长成“娘娘腔”,便对他说:“男孩要有男孩的样儿,不要整天跟个女孩似的。”
很显然,不管用。后来,我想到书里说“孩子的言语背后,一定有他的需求”。
我反思,是不是那段时间太忙,疏于陪伴,让他觉得“妈妈不爱他”。
于是,我又说:“妈妈这段时间太忙,没时间陪你,不过,我一直爱你。”
然而,也没刹住他“爱不爱我”的风暴。
一次和家人聊天时,外婆问他,生日快到了,想要什么礼物,他看了看我,没有吭声。
彼时,我后知后觉,问题可能出在这里。
回家后,我问他,是不是过生日,有什么想要的东西,不敢跟妈妈说。
他顿了顿才说:“我想请几个同学到家里来过生日,可你总是很忙,我怕你不答应,也不想让你太累。”
那一刻,我接不上话了。
是什么时候起,我的小男孩,有了这样的小心思;
是什么时候起,我已经伤到了小男孩的心。
从他出生起,我就开始学习育儿方法,仿佛掌握了科学育儿的“密码”。
殊不知,每次都是孩子让着我而已。
所谓“共情”、“看到背后的需求”等这些技巧,都离不开内心的看见与深深的爱意。
真正的好的沟通,不需要太多技巧,去掉内心的恐惧和担忧,带着爱沟通即可。
当他违反了与你的约定时,不要急着指责他“不讲信用”;而是理解他在想要的东西被戛然而止的失落。
当他提出无理要求时,不要急着否定他;而是从人性本能的角度,去认可他的需求,用真实的情况,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
沟通的本质,是爱;爱的本质,是如孩子一样单纯地就愿意相信。
相信你的孩子,他内心的大门,则会永远向你敞开。
04
是不是经常觉得,当父母怎么这么难!
为了把孩子教育好,从不读书的你,研读了几十本育儿书;
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你规行矩步,克制欲望和情绪;
为了和孩子搞好关系,只会刷剧的你,看了上百条如何沟通的视频……
然而,孩子的淘气、对学习的抵触、不讲道理、执拗等,似乎一点都没有少。
教育的内核,始终是关系;关系的本质,则是真正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
多一些懂得,便能多一些慈悲。
懂爱的父母,能听懂孩子的“弦外之音”。
情绪被滋养了的孩子,仿佛在他的内心,种下一颗火种。
父母用看见、倾听、理解与接纳去点燃,让他们长成内心热烈的人,像阳光一般,照亮自己,温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