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pac理论中的家长型(和孩子沟通的障碍)

人际交往pac理论中的家长型(和孩子沟通的障碍)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以前很听话的孩子,为什么上学了之后经常和父母起争执?说他两句,就转身关门,对什么教育都充耳不闻。其实,这种情况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特别常见,父母和孩子之前平常的对话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演变为争吵。

妈妈对儿子说:”你快点把作业做完,不要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去做。”话音刚落,孩子就有点生气地说:”我知道了,你不要总是唠叨我。“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这是在提醒你,提醒几句都不行了?”孩子马上拿起手机直奔房间,不听妈妈说的其他话。第二天妈妈发现儿子还是没做完作业,似乎就是一种无声的抗议,还叹息一句:”和他沟通越来越难了!”

本来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最终却落得沟通困难的结局。细看生活中的这些情况,我们能在其中发现不少的问题,导致亲子之间争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母没能体会孩子的感受,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回应父母,结果就造成了沟通阻碍。

人与人需要沟通,这是每位父母的共识,而且良好的沟通还是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发展的基础。但是,亲子间的沟通难题依旧困扰着不少家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与父母沟通起来如此困难呢?

从心理学角度看,”PAC理论”能够专业地解释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思维,如果父母发现自己与孩子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那么就需要警惕”PAC理论”所描述的心态失衡的现象,用科学的知识搭建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PAC理论:和孩子沟通困难的源头在何处?

1. 什么是PAC理论?

早在1964年,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在分析人际社会的交往逻辑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PAC理论。伯恩在所著《人们玩的游戏》中明确提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共有三种自我心理状态: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儿童心态,PAC理论的名字取自”父母”、”成人”、”儿童”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这三种状态都是个体无法自主控制的,一直蕴藏在潜意识当中。但是当某一种人格特征显露后,就会影响个体的性格变化,交往方式也随之大变。

2. PAC理论中三种人格特征的特性

父母心态:权威主观、关心爱护

成人心态:客观理智、刻板冷漠

儿童心态:幼稚冲动、活泼可爱

这三种状态都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状态。比如在安慰他人的时候,个体可以切换”父母心态”,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那么他人对你的印象就更加好;需要审视事件和分析逻辑的时候,成人心态就能发挥很好的价值,客观理智能够帮助个体解决问题;儿童心态常常出现,每个人都有活泼可爱的一面,同时幼稚和冲动的行为也常常发生。

3. PAC理论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在家庭教育中,PAC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亲子之间的沟通问题,而且如果家长能够学习PAC理论,那么亲子沟通也会变得更加顺畅。

首先,家长应该根据教育背景和场合的需要,及时进行心态转换,不要死磕在”父母心态”中。比如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用”成人心态”改变自己的角色,用成年人理智的想法引导孩子学习;在生活过程中,”父母心态”经常处于支配性地位,关心孩子的起居、爱护孩子,给孩子最充足的陪伴;在休闲娱乐过程中,家长则应该切换”儿童心态”,用童真童趣的一面融入孩子当中,把自己当作孩子的玩伴。

适时地运用PAC理论中的三种角色,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能适应孩子的心态和需求,如此才能有效与孩子进行沟通。

PAC理论心态失衡现象:沟通失败的三大表现

1. 心态错位

心态错位,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家长切换错了心理状态,导致最后的教育结果也偏离正确的方向。

比如说,有的父母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没有变为”儿童心态”,而是出于担心和忧虑,成为了”父母心态”,对孩子处处管束、处处干涉,那么孩子就会不胜其烦,亲子沟通就会不顺利。

2. 心态错对

相比起心态错位强调的是教育环境,心态错对强调的是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选择的应对方式。

情况1:“父母心态”对”父母心态”,这种情况下孩子与父母都充满了怒气,会觉得对方做得不对,而自己才是正确的,常常因为意见不一致而产生冲突。

情况2:“儿童心态”对”儿童心态”,亲子双方都意气用事,不懂得顾忌后果。

情况3:“父母心态”对”成人心态”,孩子会指出父母的不足,但父母却把一切的错误归咎在孩子身上,不懂得客观分析

情况4:”儿童心态”对”成人心态”,孩子能够冷静理智,但父母自己却任性妄为

3. 心态结构僵化:

心态结构一旦僵化,就表示父母已经没能力作出心态转换,固定某一种心态。这样就违背了PAC理论在家庭教育应用的初衷,如果不能做到心态过度,很可能就意味着亲子之间难以情理交融。

如果家长总将自己的心态放在”父母心态”和”成人心态”上一成不变,那么家长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融入孩子的生活,孩子要不对你敬而远之,要不就不愿意和你作伴。

孩子常常被约束在父母身边,还会出现逆反的心态;

而且,”儿童心态”也不是万能膏药,如果家长一味强调”儿童心态”,时间长了家长的威信也就荡然无存。所以,合理的运用PAC理论,意味着家长要避免出现状态上的失衡,避免PAC理论出现错位、僵化的现象。

如何避免”心态失衡”现象?亲子沟通问题如何解决?

1.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应激发交流的兴趣

在一项青少年调查中,问题是:与父母沟通困难的原因是?很多孩子选择的答案是:没

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很难找到话题。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愿意和父母说话,只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而且家长主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大多都是问学习问题,日复一日,孩子听个开头就不想再交流下去了。所以,家长应该学会找到激发孩子交流兴趣的点,从学习问题中抽离出来,问一些生活小事或者是找一些有意思的话题,摆脱自我中心的僵局。

2. 接纳孩子的不足和负面情绪

孩子还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处理自身的负面情绪,有时候会发泄不当,甚至会激怒父母。与其一次又一次地训斥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不如学着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先认同孩子的感受,再去教育孩子怎么发泄情绪。

而且,很多时候家长自身的负面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看见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就一顿说教,这不仅让孩子感到难堪,还会使他接受了负面情绪的打击。所以,家长还要学着接纳孩子的不足,冷静下来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3. 保障交流时间,营造平等的交流氛围

对一些家长而言,快速学会心理状态的转换是不现实的,家长也需要慢慢学。在与孩子一同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做的是保障交流时间,不要因为沟通不来就直接切断与孩子的沟通,反而要继续找机会了解孩子、与孩子交流。

其次,不平等的交流也会成为亲子沟通的阻碍,千万不要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审视孩子的一切。最好的方法是充分地尊重孩子,营造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与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这样沟通也能比较顺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8月17日 上午7:28
下一篇 2022年8月17日 上午9:16

相关推荐

  • 家长和孩子心灵的沟通(心灵的沟通家长的话怎么说)

    01低声效应比简单粗暴更加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跟自己闹别扭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采取大声喝诉的形式去教训孩子,可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大,而家长的情绪也会越来越高涨…

    2022年5月11日
  • 孩子不听话发疯

    孩子不听话发疯怎么办?家长的愤怒与无奈,真是让家长非常地无奈,而自己又无能为力,只好到处寻求解决办法。 最近,网络上一则“小男孩打妈妈”的视频火了。 视频中孩子只要一哭,爸爸就会怒…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18日
  • 夜里偷偷玩的手机游戏

    夜里偷偷玩的手机游戏 最近,我迷上了一款名为“夜神”的手机游戏。这款游戏的画面精美,玩法多样,让我爱不释手。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

    孩子教育 2023年5月22日
  • 家庭教育指导之疫情期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篇目(疫情期间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

    家庭教育指导之疫情期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篇目(疫情期间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

    孩子教育 2022年8月11日
  • 为什么父母能知道孩子在玩手机

    为什么父母能知道孩子在玩手机 在现代社会中,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工作、学习、娱乐还是社交,手机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即使是父母也无法完全…

    孩子教育 2023年5月23日
  • 好不听话的孩子怎么办

    孩子没规矩、不听话这件事,总是让很多妈妈们感到困扰又烦躁: 孩子在家就是不听话,跟他说了也不听,明明告诉他不要乱扔玩具,他偏要跟你对着干,把玩具扔得满屋都是,简直是要气死了。 和同…

    2022年5月19日
  • 小孩沉迷电脑游戏头疼

    小孩沉迷电脑游戏头疼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游戏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之一。然而,随着小孩沉迷电脑游戏的情况日益增多,家长和教育专家也不得不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小孩…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29日
  • 中学生治疗网瘾

    中学生治疗网瘾 网瘾,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它是指学生在互联网上过度使用,导致身心疲惫、学习成绩下降、社交隔离、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瘾的影响更是深远,不仅会对学业产…

    孩子教育 2023年12月23日
  • 12岁小孩不上学怎么办

    12岁小孩不上学怎么办 01 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的贾老师,我们是好朋友。 前几天我们都刚进隔离点,很多妈妈可能不知道孩子说什么好,之后也不敢跟孩子们说了。后来我想,还是得跟家人好…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4日
  • 3岁的叛逆期_

    3岁的叛逆期 叛逆期,是指孩子处于心理发展的过渡期,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独立意识增强,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成人。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