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唬孩子不要他了(吓唬孩子扔了她)
微博上,马伊琍痛心疾首地呼吁:"请不要再用警察来吓唬孩子!"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原来,宁波一位女童走丢,警察赶来帮忙,孩子反而大哭大叫:"警察叔叔不要抓我!"
看来,这又是一位“你不吃饭警察就会来抓你”这句话吓大的孩子。
除了这个,家长经常用来吓唬孩子的,还有诸如"你再不乖点,我让医生给你打针!"“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去捡垃圾!”“你再不睡,我们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
我理解,父母们之所以这样说,是想让孩子听话,赶紧做好某件事情,但很少想过,这样被吓大的孩子,会长成什么样!
- 吓唬,就是在阻止孩子的好奇心
美国心理学之父华生,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找了一个仅仅11个月大的男孩阿尔伯特,为了让阿尔伯特害怕小白鼠,在孩子去触摸小白鼠的时候,就故意用锤子、钢条吓唬他。
很快,小阿尔伯特就从不害怕小白鼠,变成了看见小白鼠就哭。
再后面,他甚至开始害怕兔子、皮大衣、狗,还有圣诞老人面具等所有带毛的事物。
这个实验确实很残酷,但也说明了成人对孩子那些无意识的恐吓,可能会对孩子有着更长远的影响。
年龄越小的孩子,他对安全感的认知,完全来源于和重要养育者的互动,包括他听到的声音,他看到的东西,以及他经历过的事情。
但如果父母或其他养育者,带给他的信息是,有些东西非常可怕,他就会逐渐对相类似的事物都形成一种恐惧心理。
比如有个朋友,小时候父母就告诉他,飞机飞在高空很危险,不能坐,甚至拿一些飞机坠毁的图片给他看,让他因此对飞机产生了恐惧,不管多远,不管多麻烦,他都不愿意坐飞机,也不允许家里人坐。
过度吓唬孩子,其实从某一方面来说,就是在阻止孩子去探索,尝试新鲜的事物,孩子的人生,也因此缺少了很多乐趣。
- 吓唬的本质,是拒绝犯错
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和爸爸说,“我怀孕了”。
爸爸很紧张,但是他拼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然后告诉女儿,自己很遗憾听到这个消息,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需要他做些什么?
女孩非常感动,告诉父亲,其实怀孕的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好朋友。
但是当好朋友把怀孕的消息告诉父母之后,父母暴跳如雷,指责女儿不要脸,并且说她一辈子都会被人嘲笑,没有出息!
于是,她的好朋友选择了最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22楼一跃而下……
原本,当一个人遇到让自己恐惧的事情,会第一时间向亲人或者觉得可靠的人求助,可如果父母这个时候不但不帮助他,反而吓唬他,加深这个恐惧,就会将孩子推向另一个深渊。
莎士比亚曾说过,最好的好?,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犯错是人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经历,尤其是孩子,而吓唬,看起来是为了避免孩子犯错,实际上是在逼孩子犯更大的错。
- 若被长期吓唬,孩子也可能会反转,成为恐吓者
有个孩子,特别喜欢用武力来解决问题,拿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去抢,别人不和自己玩就打人家,这让孩子的妈妈非常苦恼。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见了孩子和奶奶的对话,才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在小区跟小朋友玩,被一个小朋友轻轻推了一把。回家后,他告诉奶奶自己被小朋友推了一把,奶奶生气地责骂他,你怎么一点用也没有,别人打你,你就要打回去,要不然以后就只能被欺负。
奶奶原本的目的是想让孩子不被欺负,但这样吓唬+指责的灌输,就会让孩子觉得,要想不被欺负,就得用武力解决一切,从而变成另一个恐吓者。
不可否认,孩子不配合时候,父母真的很头疼。但用吓唬来威胁孩子,弊远远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