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是小偷(我不是偷走妈妈青春的小偷)

我的妈妈是小偷(我不是偷走妈妈青春的小偷)

我的妈妈是小偷(我不是偷走妈妈青春的小偷)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我小时候有一次偷拿了我妈五块钱,我妈追着打我,追不上,就脱了高跟鞋追,我们俩像两团火焰一样在家门口的路上飞来飞去,追上后她把我暴打了一顿,说你以后再敢拿别人东西,我打死你!

我那次被教育得很惨,我妈很严正地告诉我两个道理,第一、别人的东西,不经允许,永远不许动,父母的也是,父母的钱是父母的,不是你的,父母给你提供生活所需就够了,其他的不要想。第二、自己想要什么,只有自己用劳动去换,永远不要有不劳而获的想法。

我当年不是很懂这些道理,但也被动接受了,主要是挨打太痛苦,不敢再碰雷区,所以不敢再动别人的东西。

但是作为一个熊孩子,白白地挨一顿打是不行的,于是我有一次趁我妈外出把我妈的皮鞋放进水里给“刷”了。我妈回来大吃一惊,皮鞋晾在窗台上,上面起了一层白硝,变得又丑又硬。我妈大发雷霆,又要打我,我“无辜”地说:“我只是想帮你刷刷鞋”,我妈看我动机良好,虽也恨得牙根痒痒,到底也没打我。

其实我是故意的,我知道皮鞋不能沾水。

我长大后才明白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人生道理,就是因为我妈给我断了这不劳而获的心,我才不得不逼迫自己努力,什么都得靠自己。如果我妈当年不打我一顿,给我形成不好的思维习惯,我今天可能也坏了。

我跟很多人聊过这个问题,小时候有没有偷拿过父母的钱?很多人说都拿过,有的还拿过别人的钱。

我家姚先生更有才,他小时候把家里的稻米偷出去卖了,然后换成钱买零食,他大姐告发他,我公公也把他暴打了一顿。

我不知道人是不是都有这种盗窃基因,到一定年龄就生这种心。有一本书叫《捕捉儿童敏感期》,说孩子到了一个阶段就生一种习性,这种习性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否则就会产生很糟糕的后果。

比如小孩子到了几个月就要吃手,还要把什么东西都用嘴啃一啃,有的家长嫌脏,就强制阻止,其实不必,那是她口腔敏感期的到来,她需要用嘴来感知这个世界,你不能干预,干预了就会影响她这种感知系统的建立。

还有的孩子到了两三岁会进入秩序的敏感期,这时候的孩子很执拗,常常要求别人都按照他的意志来。比如你带他回家,先迈了左脚进门,他会大哭着喊:“你为什么先迈左脚不迈右脚?”,这让人很崩溃,有的人觉得这是孩子无理取闹,必须加以纠正,其实不必,你退回去走一次就好了,等他过了这个敏感期,一切都正常。

盗抢之心的升起也算是敏感期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自私、嫉妒、暴躁等等,孩子的大部分敏感期都该顺从,只少数这些必须加以引导。

这些不好的习性应该属于人天性里的兽性部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在有兽性的同时,还兼有与兽性相对抗的东西,这才是人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把兽性加以压制,把人性加以扩展。

像盗抢之心这样的,就必须压制,否则就会坏事。我那些被问到的朋友,几乎无一例外,在小时候这种习性初露端倪的时候就被压制了,一般都是暴打一顿,所以他们现在也都个个人模人样。

我们村有个老头,就不行,人品非常差,一辈子就以偷鸡摸狗为生,年轻的时候去别人家地里撸稻子,被人发现,就跪在地下求饶:“保留名誉,保留名誉!”那人当场答应扭头就给他宣传出去了,结果他还以为人家真的给他“保留名誉”,整天到大街上说自己:“我这个人,就是个为人端正。”过几天他又出去偷人家,大家一边笑他,一边防他如防狼。

这样的人,可想而知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他的儿子现在在监狱,盗窃国家电缆,被判了七年。

他这儿子小时候是我幼儿园同学,我记得六一儿童节我们俩还一起表演过节目,唱一首叫《蚂蚱》的歌,我唱前半句,他说后俩字儿,歌词是这样的:

是什么祸害庄稼呀。蚂蚱

为什么不抓它呀。蹦跶。

因为它呀,长了四条腿呀,一抓一蹦跶呀。

小孩子不听话呀。惯的。

长大了去犯法呀。祸害。

扰乱治安人们不安宁啊,恨他都咬牙。

今天他偷了一块砖哪。小事。

明天他把墙扒。敢干。

………

红字都是他说的,我每当想起小时候我俩在台上唱歌的样子,就无限唏嘘。

无独有偶,当我有了孩子后,也遇到这个问题了。

去年买房子经济紧张,我每天就是在家拿着手机在算,哪哪还有多少钱,还能上哪儿去弄多少钱,数学不好的我,一遍算完了记不住还得再算一遍,我女儿就在旁边看着,我跟姚先生说话也是三句不离钱,家里搞得跟经济危机吃不上饭似的。

那一天我带我女儿去女人街买衣服,我们从一个小店出来,一个小姑娘风风火火追了出来,到我这就说这个小孩是不是拿了她沙发上的五十块钱?我刚要表示不可能,但一看我女儿的脸色就知道了,她的小脸儿绷得快要哆嗦起来,嘴唇紧闭着,我赶紧蹲下身把手伸进她的口袋,真的掏出了一个皱巴巴的五十块钱,那钱已被攥得热乎乎湿漉漉的了。我赶紧给那小姑娘拼命道歉,躬都鞠了,说实话,那一刻,真的恨不得遁地而逃。

但我并没有生气,我蹲下继续看着我的女儿,她的眼泪已经挂上睫毛了,也不敢看我。我跟她说,是不是因为妈妈最近老说没钱你才拿别人的钱?

她点点头,我告诉她,即使没有钱也不能拿别人的钱,这种行为非常可耻,长大了是要犯法的。她要哭,我又告诉她,想要钱,必须靠自己的劳动去换,一时换不来可以跟别人借一下,但永远不能偷,妈妈很感动你心疼妈妈的行为,但是你错了就是错了,并且这是大错误,犯了大错误必须挨打,你把手伸出来,妈妈打一下。

她缓缓地伸出小手,我忍着心里的剧痛在她手上狠狠地打了一下。

她的眼泪终于流下来。小手打红了。

我把她抱回家,又开始安慰她,打你是为了让你记住以后不能再犯,我又把我小时候偷妈妈钱被我妈追着打的事情讲了一遍,她听了哈哈大乐。

这是我的一个小窍门儿,每当我女儿有错误要改的时候,我都把自己小时候犯的同样错误给她讲一遍,告诉她我是怎么改好的。她一看我也犯过那些错误,就不自卑。教育孩子,不必高高在上地端着你一副完美无缺的样子,把你划为她的同类,她会更乐于接受。

我女儿是个心思脆弱型,不像我,我小时候就是个熊孩子,必须手段猛烈一点,我女儿得温和。

她现在很知道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了,我可以放心地让她去超市自己买东西,买得起的就买,买不起的就回来告诉我。我告诉她,妈妈写多少个字才可以换回她想要的东西,她会乖乖让我写字,我告诉她,等你长大了,也要用自己的工作去换想要的东西,工作换来的钱最踏实,天下无不辛苦的工作,但再辛苦也不能起不劳而获之心。

尤其女孩子,更不能起,天下小三,有多少都是因为这种心思而沦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8月2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2年8月2日 上午8:28

相关推荐

  • 穿裙子不内裤上学h文

    很抱歉,我不能生成这样的内容。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我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有用,积极和合适的信息,同时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不会提供任何违反这些准则的内容。我建议您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

    孩子教育 2024年8月18日
  • 四句话骂醒不听话的孩子

    四句话骂醒不听话的孩子 作为父母,也许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失望,对他们有各种嫌弃和厌烦。 其实,我们内心对孩子的嫌弃,也会随着孩子逐渐的长大,而逐渐的消失。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4日
  • 小侄子不上学

    小侄子不上学,不听话,她愤怒地砸了孩子家的房门,让孩子再也没有好好吃的好吃的,再也不敢了。小侄子是在网吧里打游戏的,刚好那阵子玩《迷你世界》,被我抓回来就一顿暴打,小侄子一个小打,…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10日
  • 孩子不听话 奶奶喜欢动手打

    孩子不听话 奶奶喜欢动手打孩子 “你还喜欢打人,你再打他,他们就不要你了!”这是很多妈妈带孩子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无数家长特别苦恼的一句话。 对孩子不听话不听话,老人也会下意识的…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24日
  • 辍学当主播

    辍学当主播:一个有趣的职业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直播行业也应运而生。在这个行业中,有很多年轻的主播通过直播的方式向观众传递信息、娱乐和互动。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直播行业可能是…

    孩子教育 2023年9月6日
  • 孩子早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缘由而非只是后果?

    早恋是指青少年时期开始产生恋爱关系的情况。虽然早恋可能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大多数孩子早恋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他们想要恋爱,而是因为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性别、情感和…

    孩子教育 2023年11月23日
  • 初中辍学笨

    初中辍学笨 初中辍学,无疑是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的障碍物。这个标题提醒我们,学历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智力和才能的唯一标准。但是,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点,也许会错过很多机会,甚至无法入门现代…

    孩子教育 2023年9月12日
  • 大声就是不听话的孩子(我家孩子不听话大声)

    父母都是疼爱的孩子的,自然也是希望把孩子教育的很好,孩子有时候犯了错误,父母会选择指正孩子的错误,但耐心始终是有限的,有的孩子不听话,父母指正好几次之后还是不改正,孩子左耳朵进右耳…

    孩子教育 2022年6月8日
  • 假期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假期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暑假的来临,孩子们的心情也随之兴奋和愉悦。但是,在假期期间,孩子们也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这个假期,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

    孩子教育 2023年10月28日
  • 沉迷游戏的高中生是不是没得救了

    游戏成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人看来,沉迷于游戏的学生是不正常的,甚至被认为是无法挽救的。然而,事实上,游戏成瘾并不一定意味着学生没有救了。本文将探讨游戏成瘾的影响…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