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唬式教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恐吓式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在中国人的教育观里,家长打孩子,或是变相体罚,似乎天经地义。而且,父母还会用一些“吓唬”的口吻告诉孩子,若不听话将会意味着什么样的可怕后果。比如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只能去捡破烂,还会饿肚子之类的恐吓式预言。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那么,父母这种花样百出的恐吓教育方式,真的有效果吗?一项名为“恐惧诉求”的心理学实验证明,只要掌握好恐惧诉求和态度改变之间的规律,即“倒U形曲线模式”,就能让恐惧诉求起到不错的教育效果。不仅如此,父母与子女双方的信任程度,孩子对恐惧的接受程度,都是这种教育方式能否起作用的关键。各位父母,面对这么复杂的恐吓操作要求,您能掌握到位吗?
恐惧诉求实验还发现了什么?
恐惧诉求之所以会产生不错的教育效果,并且可以改变受传播者的态度,就是因为这种方式能激起受传播者的恐惧情绪。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进行了一次心理学实验,表明不同程度的"恐惧诉求"的效果差异性,并发现效果的大小与诉求的强弱顺序一致。
贾尼斯所设计的这项恐惧诉求实验,以高中生作为被试,实验的掩饰性目的是为了让被试了解刷牙的重要性。在实验中,贾尼斯采取恐吓的方式来教育被试者,希望学生们了解不刷牙所带来的坏处后,能够坚持每天刷牙保护牙齿。贾尼斯把被试划分为两组,第一组接受“强”的恐惧信息;第二组接受“微弱”的恐惧信息。
经过多次实验总结发现,在采用恐吓教育方式的时候,必须把握好尺度。只有中等程度的恐惧才可以有力地改变人们的态度。此外,贾尼斯经过大量的研究还发现,在“强”和“微弱”的恐惧诉求之间,还有“传播者可信度”与“受传播者知觉作用”这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此,贾尼斯通过对这几项重要影响因素的综合总结指出,一个成功的恐惧诉求,也就是想要通过恐吓的手段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掌握恐惧诉求与态度改变之间的规律,即“倒U形曲线模式”,还需要建立传播者的可信度以及了解受传播者的接受程度。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需要掌握的技巧呢?贾尼斯指出,如果以上这些因素都无法掌握,那么就采用“微弱”程度的恐惧信息,因为这种方式比较保险,不会造成恶性结果。
尽管恐吓式教育有一定的效果,但一定要避免长期频繁使用。毕竟,恐惧情绪属于人类负面情绪中较为强烈的一种,当人们感到强烈恐惧的时候,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增高等。如果人们长时间处于恐惧的负面情绪中,势必会给自己的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所以,父母除了恐吓式的说教,还要负责给孩子提供消除恐惧情绪的方法,排解负面情绪的途径。
【心图小总结】
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当我们发现有危害自我的情况,总会想尽办法去消解,而此时常常会因情绪的变化让我们失去理智。不论是危言恐吓,还是春心荡漾,或是同情心泛滥等场景下,情绪占据上风而理性缺位的时刻,往往使我们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与决策,也是我们最容易被别人忽悠上钩的时候,大家切记哦!
心图探秘,有趣有用的心理学科普!欢迎您的关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