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中的三个叛逆期(孩子的三个叛逆期及处理原则)

孩子成长中的三个叛逆期(孩子的三个叛逆期及处理原则)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孩子在每一个阶段虽然会有各种需求交叉出现,但总会有一个起主导作用,决定孩子做出的各种行为。

所以,家长若想要减少孩子叛逆的程度,将伤害最小化,就得注意到孩子不同时期的需求。

2岁孩子的叛逆——“逞强”

2岁的孩子虽然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但是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做任何事情都希望以自己为出发点,认为自己就是“最强的”。

比如说,一些孩子会倔强地想要自己吃饭,爸爸妈妈要是强行喂饭,孩子反而会不乐意。

但是,很多孩子在这个时段几乎无法完成自己拿勺子的动作,所以吃饭的时候几乎一半的饭都舀出了桌面;还有一部分孩子吃饭的时候勺子对不准嘴,全给灌到鼻子里了。

爸爸妈妈看着心里焦急,于是便着急上手,孩子见势立马哭闹表达不满:他只是想要自己吃个饭证明自己可以,但是自己又做不好。

“逞强”是这个阶段孩子叛逆的一个重要特征。

家长应该怎么做?

1.教孩子学会表达自己

这个时候的孩子叛逆会哭闹,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自己的委屈没有办法完整地说出来。2岁的孩子在表达能力上不是很完善,所以只能用哭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家长应该尽可能地教孩子学会一些词汇来表达自己。

比如说,孩子哭的时候,家长可以教孩子“委屈”、“生气”这样的一些词汇,并教会孩子,下一次想哭的时候可以说“我现在很委屈”这样简单的语句。

家长一点一点引导孩子学会表达自己,孩子会形成一个好的习惯,遇事会先沟通而不是先哭闹。

2.满足孩子的需求

孩子想逞强,便让他逞强,只要没有危险,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孩子的需求。

孩子想自己吃饭,就让他自己吃;想哭就让他哭,等他安静下来的时候,家长再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比如说给孩子一个抱抱,或者安抚孩子之后再给孩子喂饭,确保孩子不会饿肚子等等。

这个阶段孩子的需求其实比较简单,逐渐长大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之后都能够自行满足。

上小学前后的叛逆——压力

这个阶段孩子的叛逆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幼升小,还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内容,还有就是来自家长所给予的压力。

小学阶段算是正式进入了一个学习“备战”的阶段,打好基础非常重要。

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恰巧也是尊重需求和社交、安全需求逐渐交叉出现的阶段。

孩子的中心除了家人和家庭,开始转向朋友和学校。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爱玩,有些时候甚至不太想回家,只想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这是因为孩子需要朋友、需要被尊重的需求正在主导孩子做出这样的行为,同时,孩子的压力也需要同龄人的理解和分担。

但是,家长总是会担心孩子会因为贪玩耽误学习,或者是害怕孩子交到不好的朋友,所以这种行为在家长眼里就是叛逆的行为,并且百般阻挠。

家长应该怎么做?

家长应该针对不同的事情采取不同的做法,不要一味地阻止孩子玩耍或者是交友。

1.尊重孩子的交友行为

交朋友不是坏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交朋友。但是,对于朋友的选择家长可以替孩子把关,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每个孩子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缺点,只要不是人格或者容易造成孩子危险的缺点,家长都应该做出一定的让步,允许孩子自主交朋友。毕竟自己的孩子也不是完人,要体谅孩子的心情。

孩子的社交需求得到满足,安全需求以及自尊需求几乎都能够间接得到满足。

2.缓解孩子的压力

这个阶段虽然说是打基础的阶段,家长也不应该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家长过度注重成绩反而会造成孩子安全需求缺失,进而做出更多的叛逆行为,比如说“逃学”、“厌学”等行为。

家长应该放宽心,耐心教育孩子,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解决难题;遇到事情要和孩子沟通,不要总是用“命令”的方式教孩子做事;让孩子学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压力,把事情的所有可能性都告知孩子,孩子有自己的判断,会做出选择。

当孩子的安全需求和自尊需求得到满足,对于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也能够用另一种心态看待。

青春期的叛逆——复杂

这个阶段孩子的叛逆,是最为“棘手”的叛逆,因为孩子自我的想法已经凌驾于所有的教育之上。

孩子的社交需求和自尊需求更为强烈,同时也迫切希望实现自我的需求。

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喜欢和父母说心里话,也不喜欢解释自己,他们擅长隐藏自己,同时用更加激烈的方式来向父母表示自己的不满。

比如说最简单的早恋、上课睡觉、爬墙出来上网等等,严重的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等,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幼稚”的事情,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最爱做的事情。

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复杂,他们虽然是由家庭走向学校,但是也更需要来自家庭的安全感和信任,以及对个人的尊重(这个阶段的孩子自尊心非常强)。

但是很多家长往往觉得孩子大了,便忽视孩子,或者是依然单方面命令孩子等等,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转向其它能够实现的方式。

家长应该怎么做?

1.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并不是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能够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孩子无论在什么年龄,都是那个希望得到家长关心和爱的小孩。

所以,家长即使很忙,也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变化,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给孩子做的安全感。

2.不要过度干预孩子的事情

很多孩子之所以会叛逆,是因为家长的手“伸得太长”,干预得太多。

比如说当家长看到孩子和一个女同学走得比较近,总是担心孩子会早恋。孩子本来没有早恋的想法,家长一直在耳边念叨,孩子反而会处于心烦或者反抗的因素而选择早恋。

青春期的孩子有社交需求很正常,家长总是干预也影响到了孩子自尊需求。

所以,家长应该在亲情方面给孩子足够的社交需求和安全感,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做法,给孩子他想要的自尊心。

孩子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表现,家长应该先观察清楚自己孩子究竟需要是什么,不要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所有东西都塞给孩子,孩子叛逆的行为只会更多,反抗的情绪只会更重。

今日互动话题:你家孩子做过哪些叛逆行为?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5日 下午3:15
下一篇 2022年7月25日 下午4:23

相关推荐

  • 孩子不想上学退学后过俩年又想上怎么办

    孩子不想上学退学后过俩年又想上怎么办 最近,我听说一个孩子不想上学,于是退学了。然而,过两年之后,他又回来上学了。这种情况很常见,但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很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孩…

    孩子教育 2023年9月22日
  • 孩子不听话大人的错

    孩子不听话大人的错,让很多家长烦恼,甚至痛苦,但是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一种不闻不问,随意揣测孩子的心理的行为,这样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很有可能伤害到孩子。 有位朋友,最近…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8日
  • 如何劝孩子不玩手机

    如何劝孩子不玩手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过度使用手机也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劝孩子不玩手机是非常重要的。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12日
  • 为什么妈妈带的孩子不听话

    为什么妈妈带的孩子不听话? 案例一: (1) 王女士和孩子天天在一起。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儿子上三年级了,是一个妥…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26日
  • 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资深老教师直言:我教过的学霸,都有这3个学习习惯

    作为一名从教20年的老教师,教过很多届学生,笔者发现:那些学习好的孩子,都有很多共同点。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学霸,不仅仅是因为智商优于其他人,而是因为他们拥有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愿意持之…

    2022年5月14日
  • 小牧问爷爷哥哥上学闹不闹

    小牧问爷爷哥哥上学闹不闹 奶奶讲故事 爷爷讲棕色面包是小牧最大的爱 爷爷的面包是香甜的棉花糖 最让小牧很感动的是 爷爷并没有强迫小田上学 而是在小牧面前用“火腿肠”做出一个诱人的选…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11日
  • 不上学了还想学习

    不上学了还想学习,这是一种令人惊讶的想法,但是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技能,可以帮助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但是,即使我们已经…

    孩子教育 2024年6月13日
  • 正确看待儿童叛逆期的表现(正确看待儿童叛逆期的方法)

    正确看待儿童叛逆期的表现(正确看待儿童叛逆期的方法) 儿童逆反期的表现是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其年龄主要是3~4岁,因个体发展的需…

    孩子教育 2022年12月1日
  • 在孩子面前吃饭玩手机

    孩子是未来,也是家庭的未来。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陪伴。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在吃饭时喜欢玩手机,这对孩子的健康和成长产生了一些…

    孩子教育 2023年6月23日
  • 和孩子怎么沟通交流(如何与小孩子沟通和交流)

    作为父母,你是否只关注如何能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却从来没有想过“你说话”和“孩子听话”应该是一个双向沟通。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很快的,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不清楚孩子真实的想法,亲子双方都…

    2022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