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见解(所谓叛逆期)

叛逆期见解(所谓叛逆期)

朋友,什么叫叛逆期?这个概念的历史不长,在我国大概是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炒热大概在2005年左右,之后有所淡化。有好事者也经常在茶余饭后对此津津乐道。我也查阅了相关的一些书籍,对这个“新词”做了简单的整理。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反应强烈时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在10岁至20岁期间容易产生,尤其14到15岁左右特别明显,是产生叛逆的高峰期,且男孩子相对要多。主要表现在孩子与家长,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对抗,在对抗的过程中往往不计后果,做出一些十分极端的事情,甚至违法犯罪。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仔细分析叛逆诱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格外关注人权自由。关于“人权”概念的定义,历史上争议颇多。能否正确理解人权含义,不仅关系到对国际社会人权领域争论焦点的认识,而且关系到人权保障制度的设置和完善。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凡是与人的尊严、价值和地位相关的权利都逐渐地转为“人权”的重要内容。从历史上看,人权从来就不仅仅只是个人的事,它的存在形式或状况及其实现方式是特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体现。恰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片面的理解为只是个人的事情,对于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

第二、特定时期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数量、素质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到21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由于孩子少,导致父母的过渡溺爱,对于孩子的要求不管合理与否,可以说是有求必应。甚至出现了“小皇帝”、“小公主”的畸形说法。我曾看过一档综艺节目《变形记》,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和家庭贫困落后的孩子角色互换后,熊孩子大多在短短的时间内都有特别明显的转变。仔细思量,其实熊孩子和困难家庭的孩子都不缺失爱,只是父母爱孩子的方式不同,最关键的是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总是被爱,而困难家庭的孩子在被爱的同时也学会了爱别人。熊孩子在困难家庭磨炼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爱别人或者说博爱的情怀逐步激发放大,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质的转变。

第三、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中国有句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体制、经济结构、社会观念的变革使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和模糊化,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下,人心难免动摇,盲目崇尚西方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文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兴文化传播工具,特别是网络、手机的兴起,为人们了解世界开辟了新途径,传统和历史已逐渐被遗忘,而且我们的传统道德感也逐漸薄弱,出现了诚信丢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淡薄、缺乏正义感、人心冷漠、惧怕劳动、自私自利等问题。 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小培养,从小学教育做起,坚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

第四、一些人对素质教育的过分解读。总喜欢拿中国的教育与西方某些发达国家做对比,然后言之凿凿提出批判。殊不知这种脱离实际不顾国情本身就没有可比性,西方的教育模式直接拿过来生搬硬套肯定会出现水土不服,这是典型的拿来主义。当然,素质教育本身没有错,它必须与我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走出适合自己的路,片面的解读和强调只能是闭门造车。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直至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片面追求个性发展,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第五、学校教育中责罚教育错位。当前在互联网上经常会爆料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受到处分和处罚,似乎一边倒的把问题都推在教师身上,社会舆论也一边倒的倾向家长和学生,似乎把家长和学生当成了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这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是教师职业道德出现问题受到处罚无可厚非,恰恰很多情况并非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而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学生能否接受的问题。一旦学生不接受就是教师的问题吗?这对老师而言不是要求而是苛刻,这样只会出现病态的教育。前不久我在头条看到一则新闻,一所学校的老师在前面讲课,后面有几个学生围成一圈干着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老师和学生各干各的,相安无事,个中原委大家应该明白,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所以说学生有错不能迁就,必须及时教育,责其改正。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第六、无是非观念,导致说话做事无底线。是非观应该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是非观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将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孩子,你做的和说的他可能不懂,但他可以效仿。当孩子出现明显的错误,我们一味的说服教育可能会力不从心,我们不能一笑了之,轻则要呵斥他,重责可以略施惩戒,轻微的疼痛感让他知道哪些是不能做的。像孔融让梨,子不学、断机杼这些先贤们的故事,不得不让我们佩服从小以来是非观教育的成功。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还是会犯错,但很多事情可以迎刃而解。一个有是非观念人犯错和一个没有是非观念的人犯错,谁会更没有底线呢?谁更容易知错就改呢?答案可想而知。是非观是一个人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石,明辨是非,区分善恶,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抵制诱惑,扬善抑恶,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

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叛逆能否防范甚至是消除呢?我想从以上方面注意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孩子小的时候不能过度溺爱,千万不能开口就是大道理,这样他听不懂也懒的听,通过一些身边、手头的小事让他感受到被爱,感知到爱人,被爱和爱人同等重要。二是传统道德文化要言传身教,从小就要学会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尊重长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一定能学会尊重平辈甚至是晚辈,也一定会学会感恩爱他的所有人。三是孩子犯错必须指正,教育的方式无外乎两种,说教和责罚,是非观念一定要培养。四是学校教育中,作为家长不要护短。觉得有不统一的地方,一定要背着孩子私下和老师交换意见,毕竟丧失师德的教师还是少之又少的。这样孩子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就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叛逆的心理也许会消之于无形。让叛逆期回归于青春期,不毁青春,青春不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5日 上午10:39
下一篇 2022年7月25日 上午11:13

相关推荐

  • 儿子不听话纹身了怎么办

    儿子不听话纹身了怎么办? 最近,我听说了我的一个邻居的故事。他的儿子在高中时变得越来越叛逆,经常和他的家人发生冲突。他的父母感到非常担心,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儿子。最终,他们决…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24日
  • 荥阳孩子上学不听话怎么办

    荥阳孩子上学不听话怎么办? 汉口江永中心医院周东方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祁明清介绍,前不久,孩子2岁半被诊断为“小小年纪近视900度”。她介绍,每年开学前,医院都会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测,…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2日
  • 初中生叛逆期沉迷手机怎么和他说话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变革的多事之秋,他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叛逆、社交焦虑、网络成瘾等。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起步阶段,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又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23日
  • 孩子不喜欢妈妈怎么办

    孩子不喜欢妈妈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也可能是一种长期的困难。如果孩子不喜欢妈妈,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 1. 了解原因:孩子不喜欢妈妈可能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因为妈妈没有表现出足够…

    孩子教育 2023年5月31日
  • 孩子成长绘本自制

    孩子成长绘本自制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开始对周围的世界感到好奇和兴奋。这本孩子成长绘本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有趣和富有教育性的故事,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有关世界的知识。自制孩子成长绘本可以…

    孩子教育 2023年10月17日
  • 小学生沉迷网络(上网的小学生沉迷游戏)

    网络成瘾:小学生们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小学生已经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这些游戏和社交媒体不仅让孩子们的学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还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许多问题。 过…

    孩子教育 2024年3月31日
  • 怎样限制孩子玩游戏如何制止孩子玩手机

    怎样限制孩子玩游戏如何制止孩子玩手机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孩子们玩游戏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然而,过度玩游戏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社交能…

    孩子教育 2023年12月25日
  • 孩子晚上偷玩手机要马上揭穿她么

    孩子晚上偷玩手机,不一定需要马上揭穿她。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使用手机是一项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过度使用手机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父母需要适当地控制孩子的手机使…

    孩子教育 2023年5月12日
  • 落户户口本上学历可以不写吗

    落户户口本上学历可以不写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在城市定居下来,并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创建一个稳定的环境。然而,在城市落户却是一件较为复杂的事情,需要满足…

    孩子教育 2024年9月16日
  • 孩子进入厌学期怎么办

    孩子进入厌学期怎么办 随着学期的推进,许多孩子可能会开始感到疲惫和厌学。这可能是由于许多因素造成的,包括学生本身的性格、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等。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孩子进入厌…

    孩子教育 2023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