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和青春期抑郁有什么不同(青春期叛逆加抑郁)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学不会选择,你过不好这一生。”
这是钱庄老师在北大的一次演讲中说的话;
一个懂得选择的人,在大程度上,是可以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想要什么的。
且选择之后重要的便是去实践。
“因为你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你才会真正的要去面对那些需要做决定的时刻”。
诚然,我们的人生中充满选择,选择哪所大学,选择什么专业,选择什么样的工作,甚至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
懂得选择并会去实践的人,必然更受命运的青睐。
神奇的是,利用心理学知识,便可以培养出懂得选择的“命运宠儿”。
选择的基础,源于自我同一性状态
每个人都会路遇大大小小诸多十字路口,面对这些路口,是从容选择还是彷徨无措,这是由自我同一性状态决定的。
自我同一性这一心理概念,是由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是个体关于自己是谁,要朝哪个方向发展的认识,是对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一个自我整合。
更直观来讲,自我同一性,就是把自己的需求、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同一的人格框架,让自己从内到外,保持一致的情感、目标等,拥有自我认同感。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建立关于自我的同一性。
只有建立了自我的同一性,才能明白自己的价值观和底线是什么,明白自己应该为什么而奋斗终生。
这个过程,需要不断探索、选择、尝试,而青春期则是形成自我同一性状态的重要时期。因为12岁到18岁的孩子,面临着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的冲突。
这一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的意识,会考虑“我是谁”,角色同一性已经在逐步发展,可是因为孩子的心智并不坚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来自父母和同学的影响。
所以这一心理发展拥有三个层面:最基本的层面,个人同一性,社会同一性。
防止同一性混乱,也是青少年时期最基本和重要的心理社会任务。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电视剧《小欢喜》中,几个孩子最终的状态,都是拥有良好的自我同一性状态的。
林磊儿和乔英子是十分明确自己未来想做什么的人,所以他们对未来有坚定的选择,学习的动力也很强。
方一凡和季杨杨则因为没有清晰的奋斗目标,这种迷茫感让他们对学习也缺乏动力,所以成为我们常说的“学渣”。
但是他们在不断的探索中,自我认知日益清晰,自我投入便也开始多了起来:
方一凡在无意中发现自己的舞蹈天赋很受人喜欢,在了解到艺考之后,毅然决定走上这条自己喜欢的道路。
季杨杨在母亲生病后,对自己的人生也进行了重新的规划,把学医放在了自己的计划之内。
于是,这两个让老师家长发愁的“学渣”,在充分的自我投入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所以,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可以远离迷茫,对未来更具象的认知,进而在当下阶段更好的投入所做的事情。
譬如学习!
四种自我同一性状态
四种不同行为表现
因为自我同一性状态的不同表现,面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同一问题,处于不同状态的孩子便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这就不得不提自我同一性研究的集大成者玛西亚,玛西亚从心理动力和心理社会两个方面考虑,认为青少年会产生四种不同的状态:
1、对未来十分笃定的状态:完成型同一性
这是最好的一种状态,达到这一状态的孩子,会有坚定、积极的价值观,他们不仅有明确的目标,还会朝着目标积极努力,性格上也会呈现出果断、勇敢的特征。
很多名人均有这样的特性,比如袁隆平,在当初选择大学的时候,便对自己的喜好和未来规划有着清晰的认知。
当时他的父亲希望他可以报考南京中山大学,并选择与政治有关的专业。但是袁隆平坚持了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了西南农业大学。
同一性
这一状态的青少年,往往会把父母或者权威人士的要求和期望作为自己的目标。
就算是面对与自己人生息息相关的抉择,也很难充分考虑自己的想法,在他们看来,让父母满意更为重要。
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目标,基本都是以他人意愿为主的,可以说,处于这一状态的青少年,是没有自己独立价值判断的。
成年人中所说的“妈宝”,便处于这一状态。
3、不停寻找探索方向的状态:延缓型同一性
这一状态的青少年,虽然还不知道“我是谁”“我的未来在哪里”,但却一直在积极探索,他们会尝试各种活动,也会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各类信息,期望从中发现可以引导自己的价值观。
但因为很难对自己设定的目标作出投入,导致自己所制定的目标看上去与现实不符合,然后无法很好去实现。
在日本版纪录片《人生七年》中,直树在很长时间便处于这一状态,他的理想一直在变化,先是想成为著名的钓鱼选手,后来又想成为能帮助到别人又能赚钱的检察官。
但他一直都无法通过法律考试,最终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去连锁咖啡店打工。
弥
处于这一状态的青少年,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但他们并不想去寻找答案。
不思进取,放任迷茫,叛逆不听话,便是这一状态青少年的表现形式。
所以,这一状态是最不成熟的同一性混乱状态,也是我们极力要让孩子避开的状态。
我们还要明白的是,父母的做法,对孩子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有着极大的影响。
父母的做法
决定孩子的自我同一性状态
教育者必先爱,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不同养育观念,会为孩子建立起了不同的自我同一性状态。
完成型
我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这样的孩子更早拥有自己的意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只是更早进入类似成人的生存状态。
真正更早“找到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清晰认识的孩子,往往拥有懂得尊重、愿意放手的父母。
这样的父母,可以给孩子较为宽松的独立空间,让孩子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我探索。在和孩子的相处中,他们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然后和孩子平等的对话。
在父母的鼓励和引导下,其孩子也能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投入,从而更早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同一性状态。
2、与孩子关系过于亲密的家长,更容易培养出“早定型同一性”状态的孩子
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曾写了一段经典的文字: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好的亲子关系便是如此,随着孩子不断长大,父母便不断抽身远离,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因为不舍放手,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当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过于亲密时,孩子在做事之前,便会把父母的意愿放在自己意愿之前。
比如在丧偶式育儿中,孩子往往会和妈妈有很深的情感,妈妈也会把自己对于丈夫的情感转移到孩子的身上。
这便会导致孩子过分看重妈妈的意愿和感受,从而让自己的感受和意愿退居二线,停止自我探索。
如果此时妈妈有操纵意识,那孩子更会完全依附于妈妈的决定,哪怕到成年也不敢说“不”。
所以,心理学家们一直都建议爸爸要多参与育儿互动过程当中。
3、对孩子缺乏引导的家长,更容易培养出“延缓型同一性”状态的孩子
这类父母会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孩子去探索自我,但也是因为他们给的自由太多了,孩子往往会把更多精力用在探索这件事上。
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孩子“三分钟热度”,或者在对未来的规划中很不“专一”,今天喜欢这样,明天又喜欢那样。
而其父母并不会去给孩子进行一定的引导,这其实会让孩子的人生走很多弯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很容易对自我产生怀疑。
弥
处于弥乱型同一性状态的孩子,往往拥有冷漠的父母,他们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不甚关心,也可能总是拒绝孩子的请求,这些均让孩子感受不到被爱,对父母也不能产生认同感。
《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中说:
“我们之所以达不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自我统一程度,通常是由于对自我的不接受。而对自我的不接受,通常又是源于对父母的不接受。”
当孩子对父母不认同的时候,便很难听从他们的建议,更不会去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所以这类孩子看上去很叛逆。
所以,很多小时候忙于自己事业的家长,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很难和孩子有很好的沟通,就在于孩子的同一性状态的建立不够成熟。
如果你发现孩子处于这一状态,不要一味去打骂责备,这时候最好的做法,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重视,感受到爱,然后给予自由和引导。
当然,我们还要明确一点,那就是自我同一性状态是一种动态的状态,且它需要我们用一生来进行。
所以,帮助建立良好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最好的时间就是当下,并且是终生任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