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加抑郁(小孩青春叛逆期与抑郁症的区别)

青春期叛逆加抑郁(小孩青春叛逆期与抑郁症的区别)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整天叨叨叨。”

“你烦不烦啊!”

“出去,你出去!”

青春期叛逆加抑郁(小孩青春叛逆期与抑郁症的区别)

这是热播剧《陪你一起长大》里,胡可的女儿紫宁最常说的话。

这些话,每次都能把胡可气到抓狂,却又无可奈何。

剧中,胡可饰演的是一个二婚又二胎的妈妈,她们家也是剧中最鸡飞狗跳的一家。

本来胡可的小儿子,在姥姥姥爷的溺爱下,已经非常让人头疼了。结果处于青春期的紫宁,更不让人省心。

整天梳着脏辫,穿着超短裙,一脸不耐烦,脾气暴躁,逮谁咬谁。

她就像家里的一颗地雷,随时都有被引爆的危险。

比如有一次,胡可想让紫宁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就多唠叨了两句。

结果紫宁突然失控,怒气冲冲的把胡可赶出了房间。

胡可直到被推出去了,都还不理解:为什么她已经很尽力了,女儿还是这么不知好歹?

其实,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会有这种感觉: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很多东西就变了。

从前那个窝心的小棉袄,变成了脾气古怪的小恶魔。

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句话,哪一件事,会突然惹毛他。

也不知道下一刻,他又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吓,比如逃课了、玩游戏了、早恋了……

更让人郁闷的是,你管,就是针尖对麦芒,得斗智斗勇,而且他能比你更狠;你不管,看他一天天“不务正业”,内心又焦虑无比。

总之就是一句话,青春期的孩子能气死人!

其实,这是对青春期孩子最大的误解。

所谓的“冲动”“难管”“问题”和“叛逆”,不过是我们单方面给孩子贴的标签。孩子的这些行为,都不是无理由、无意义的无理取闹,而是有原因的。

一旦我们了解了这些原因,就能更好的与青春期孩子相处,最大程度的减少亲子冲突和悲剧。

没有哪个孩子,会毫无理由变得叛逆。

我们总说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没想过,也许有问题的人是我们。

就像《陪你一起长大》里,紫宁为什么会这么叛逆?

如果不深入了解,就不会发现真相。

原来,紫宁的妈妈,从小就不怎么管她,她是姥姥拉扯大的。所以她和妈妈,其实没有太深的感情浓度。

后来,弟弟的出生,夺走了全家人的目光,连姥姥对她都不上心了。身处这种偏爱之中,她对家人的依恋更少了,内心认定“自己是不被爱”的那个人。

所以当她进入青春期,有力量之后,就开始了反抗:

你想让我考大学?

对不起,我没必要按照你规划的路走。

你唠叨我?

对不起,我不想听你假惺惺的废话。

你管我?

对不起,那我就离家出走。

种种叛逆,皆是对“得不到爱”的反抗。

我们在指责孩子的问题时,也正好暴露了我们管教的弊端。

所以,我们也应反省:以往,我们是否太控制/太纵容/太忽视孩子了,才让他这么想反抗我们,引起我们的注意。

如果孩子变了,我们仍停在原地,不肯去调整,那亲子间的矛盾冲突,只会日益加深。

孩子也会因为被错误的对待,伤痕累累。

有研究证明,青春期被家庭迫害的孩子,犯罪率和自杀率相当高。此外,他们还会发展出自虐、自残、自贬、自卑等特质。甚至,成人的抑郁,70%都源自青春期。

除了过往教养方式埋的雷,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还与孩子本身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有关。

从生理层面上讲,孩子步入青春期后,开始作为生命的主体苏醒。

心理学上,把这个阶段称为“心理断乳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渐渐增强,不再全然信任父母,对周围的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开始有顶嘴、质疑、对抗等“违背”成人要求的叛逆行为。

看似叛逆,实则是为了在心理上进行“断乳”,实现和父母真正意义上的分离。

从生理层面上讲,青春期的孩子,大脑会发生很大变化。

大脑内控制情绪反应的边缘系统,在12岁左右会发育成熟。而负责理性部分的额叶,却发育缓慢,从而造成孩子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爱走极端火气大。

此外,他们体内的压力激素水平不稳定,也会导致他们喜怒无常,一会儿充满干劲,一会儿跌落低谷。

所以,他们变得不可理喻,不一定是故意的,他们也可能很混乱迷茫,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如果不了解这些,我们就容易误把孩子的一些行为,当成叛逆去压制,结果反让冲突升级。

有人说,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最后调整、教育的机会。

青春期作为从儿童过渡到成人的特殊时期,但并非注定是一个困难、不可控的时期。

只要我们愿意去改变,去学习和成长,青春期也能变成“黄金期”。

「1」接纳孩子的变化,保持尽量高的涵容度。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幼稚与成熟之间,依赖与独立之间,难免会做出一些荒唐、无用、特立独行的事情来。

这些行为,我们虽然不能认同,却需要去接纳。

因为孩子和我们不一样,我们规划好的路线,只是臆想,不是孩子真实的人生。

只有拥抱变化,允许孩子去探索、去试错,孩子才能在客观真实中,构建完整独立的自我。

比如孩子变沉默了,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不愿与父母共处一室。那我们就尊重他的意愿,尽量少的去打扰他。等他想通了,明白了,自然会出来。

又比如孩子爱打扮了,涂个指甲油,买支口红,不要急着去阻止,觉得孩子堕落了。试着去欣赏孩子的美,引导孩子发现真正的美。当我们和她站在同一战线时,她才可能愿意听取我们的建议,不走歪路。

所以,孩子的行为只要不出格,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不镇压,不逃避,接纳孩子的变化,不把青春期的特点,当缺点去纠偏。

当我们保持了尽量高的涵容度时, 孩子更容易看见我们的爱,也更愿意遵守我们给的底线。

「2」两少两多,遵循“孩子不求助,家长不施助”的原则。

教育专家贠劲松曾讲过一个案例。高考报志愿时,有一对夫妻因为心疼儿子学习压力大,且家里电脑又坏了。于是折腾了好久,问了很多人,跑了很多地方,悄悄帮孩子把前期工作都做了。

本以为儿子会很感动,结果儿子却很不屑地说:“绑APP,弄电脑这些,你们能有我擅长?”

言下之意,儿子怪他们瞎折腾。

父母满腔的爱意,在他那里就是多此一举。

心理学家吉诺特说:“十几岁的孩子,对不请自来的关注和建议感到愤怒。”

青春期的孩子,不再像幼年那样,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和帮助。

他们成人感很强,父母话多了,干涉多了,哪怕全是好心,都会被视为冒犯,会伤害到他们敏感脆弱的自尊心。

尤其是前期错过了孩子成长,或者用错了教育方式的父母,此时的“保命法则”,就是:少说少做,多关注多耐心,孩子不求助,绝不轻举妄动。

「3」坚定陪伴,给孩子时间去成长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脆弱,自尊心强,常常宁可自己陷在泥沼里,也不向父母示弱。

而陪伴,不仅是爱的情感传递媒介,也是一切教育得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

叛逆的孩子,表面看着想和父母拉开距离,内心却非常需要父母的爱和帮助。

所以,即使孩子看起来再讨厌我们,再嫌弃我们,我们都不能不管孩子,更不能对他说“你爱咋咋地,我不管你了”这种气话。

当父母能像一个巨大的容器,稳稳地接住孩子,陪伴着孩子时,孩子内心的爱和安全感就会很足,就不容易到外面去寻求这些东西。

但接纳、少管,不等于纵容,必要的底线还是要守的。

当孩子叛逆时间过长,或叛逆程度太深,踩到了底线时,比如厌学、打架斗殴、自虐等,我们最好还是请求专业的帮助,积极进行干预。

青春期,是父母和孩子都要经历的一场阵痛。

有研究表明:11岁到18岁,孩子的不良行为呈抛物线分布。15岁达到峰值,18岁又回落到青春期之前的样子,而且比11岁时状态更佳。

再拧巴,再叛逆的孩子,绝大多数都会回归正常。

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将决定他们今后的人生质量。

好的应对方式,是学会相时而动,保持一颗强大的内心,用包容和接纳,耐心和陪伴,去帮助孩子走向独立。

青春期不是问题期,它就像毛毛虫必须作茧自缚,再破茧而出,最终化身美丽的蝴蝶一样,是个必经的过程。

理解孩子的挣扎,期待他的新生,给他足够的爱和合理的要求。

等孩子破茧而出时,他定然会感激今天理解陪伴的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8日 上午7:57
下一篇 2022年7月18日 上午9:27

相关推荐

  • 孩子有点强迫症怎么办

    孩子有点强迫症,可能是许多家长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如果孩子的行为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固执,并且可能伴随着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那么家长应该尽快采取行动,帮助孩子摆脱这种强迫症状。…

    孩子教育 2023年11月16日
  • 留守儿童5年级不上学了

    留守儿童5年级不上学了 我是一名留守儿童,今年5年级。我曾经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长大,那里的父母经常忙于工作,无法给我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因此,我不得不在爷爷奶奶家里生活,并接受他们…

    孩子教育 2024年6月30日
  • 不上学做什么

    不上学做什么 很多孩子因为不上学,不能正常上学,无所事事,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大人都不能预知他的未来,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其实他们也知道要上学,所以必须要上学,但是他们会因为不想上…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3日
  • 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家长该怎么办8796899155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已成为一个日益普遍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孩子沉迷于游戏。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 1.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26日
  • 孩子厌学咋样引导

    孩子厌学是家长和老师都感到棘手的问题,但是通过正确的引导,孩子可以克服这种情绪,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 首先,家长和老师应该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有时候,孩子厌学可能是因为他们感到学习…

    孩子教育 2023年11月23日
  • 孩子不听话说说心酸_

    孩子不听话说说心酸,父母心疼 网友A: 说真的,我总是觉得孩子们不听话,让他们别做他们做的事情,让他们做好他们该做的事。这两天孩子还没睡醒,我就开始叫他们起床,心里却很不爽。孩子们…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4日
  • 孩子初中不上学,教育实在太紧?看看如何适度缓解

    教育过于紧张已经成为许多家长的担忧。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孩子们面临着更加严格的学业压力和竞争。有时候,一些孩子可能会选择不上学或者参加其他活动,这让家长们感到非常困惑和不安。本文将探…

    孩子教育 2023年10月13日
  • 孩子有了厌学的根源怎么办

    孩子厌学是许多家长和老师都非常担心的问题。孩子为什么会厌学呢?根源在哪里?本文将探讨孩子厌学的根源以及如何应对。 孩子厌学可能是由于许多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些可能包括: 点咨询…

    孩子教育 2023年11月21日
  • 儿童心理健康绘画简单作品

    儿童心理健康绘画简单作品 心理健康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绘画,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认知。下面,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一篇关…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5日
  • 阻止孩子玩手机的意思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娱乐方面,手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手机使用频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手机对孩子们的影响。 玩手机对…

    孩子教育 2023年5月8日